分享

歙砚,再不收藏就晚了!

 砚遇不断龚波 2019-04-15

砚台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为求得一方好砚,古人不惜以连城相换。虽然如今的砚台不至于价值连城,但也不断增值,成为藏家的至爱。长期藏在深闺少人识的砚台,如今也逐渐成为艺术品投资市场最灿烂的新星。

歙砚自古就有价值连城之说,大书法家米芾曾以一方尺余的歙砚,换得豪宅一座,宋代书法家蔡襄在诗中说:“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可见,当时的歙砚价值就已经非同一般了。

两千年后的今天,歙砚的价值以及认知度虽然已经大不如往昔。然而,一直以来,歙砚却都是场内开花场外香,在内陆未受藏家关注,在境外华人圈子认知度却很高,在日本更是深受欢迎。

如今的歙砚早已从实用工具转变成收藏品。虽然早些年,砚台的收藏是冷门,收藏市场也是迟迟未起。但近些年来,拍卖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一些名人大家的古砚精品汇集。掀起了歙砚收藏的浪潮,歙砚在拍卖市场上风生水起。

歙砚承载了中国千年来书画文化的发展,翻开歙砚史,不难寻访到像柳公权、欧阳修、苏东坡、米芾、黄庭坚、唐寅等唐宋乃至明清的书画文豪大家的踪迹,他们无不视歙砚为至宝。随着时代的进步,歙砚也不再是皇廷贵族、高官墨客的玩物,而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代歙砚除了在国家级博物馆收藏和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国家元首外,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已把歙砚视为一种珍贵的文化来典藏。

近三十年来,歙砚价格一直稳健上升,从未跌价,高档精品件件是原创,独一无二,是艺术品市场抵御经济危机的优质品种。

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歙砚,正在枯竭。这也势必会营造歙砚潜在的升值空间。歙石形成地质时间漫长,生成于距今十亿年前的震旦纪,从唐开元年间以来历经一千二百年的开采,使十分有限的资源近乎耗尽,砚材存在严重的稀缺性。物以稀为贵,如今的市场,老坑的歙砚是卖一块就少一块,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

但从目前市场来看,几年前花几十块买来的一方歙砚,如今已整整翻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价格呈不断猛涨的趋势。歙砚的制作技艺如今已被列入国家非遗文化,歙砚的资源又如此珍贵,可见,歙砚这匹黑马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收藏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