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苦旅》荐读

 昵称63470922 2019-04-15

二十多年前,有这么一个人,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认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淹没的重要遗址;

二十多年前,有这么一本书,宛如一位外出的浪子,“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尤健”,默默地反驳着文人对它的糟践。

这个人,是迄今全球唯一完成抵达人类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遗址的学者——余秋雨。

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沉重感油然而生。目光落在一个“苦”字上:何为苦?为何苦?

为解心头疑云,且打开此书,细细品味。

书中一开始就吸引我的是对人自身完善的哲思。

开篇的《自序》便充满了这种思考,给我共鸣也给我启迪。也许因为我正年轻,心理年龄的重叠倒不太觉得,但关于生命的弹性我是深有同感的:安静的我也曾渴望到野外狂奔乱跑,大喊大叫;躁动时的我也曾感“驿动的心已渐渐平静。”“变是生命内在的渴望之一。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我也曾有过同样的疑虑:读书自有千般意趣,但想想不也太单调了吗?

 “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真正健全的人格应该是多种倾向与状态的和谐统一,我想。关于定位与英气的矛盾,我有些吃惊,定位真的会有这样一种“可怕”?而我正在渴望和寻找人生定位呢,不过虽然我还在渴求定位,但我由此得到一种警示,现在茫然中的青春冲动与激情是值得珍惜的。不要轻易丢弃。

《沙原隐泉》中写在沙漠中行走“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千万人走过的路不会给你留下脚印,属于你自己的脚印,难道沙漠就是要你走自己的路吗?这不就是开拓者的足迹吗?

 “爬多少它就高多少”,有过登山经历的人都会有此体验,那高远的山顶似乎总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让人沮丧乃至绝望,但余秋雨先生在此狠狠心,“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以自己惊吓自己,它总在的,不看也在,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这也给人启示和信心力量,其实我们已走过了漫漫之程,又何俱前方的遥遥和茫茫?谁能说它不会也在不知觉中被我们这样达到了甚至超过?

《洞庭一角》的结尾让我有些好奇,大学者也会对生命存在有此困惑和此想法“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进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时,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

我们下定了决心去寻找去开拓进取,那么什么是我们寻找和进取的目标呢?或者说我们该选择怎么样的人生呢?

全书最让我激动的是那篇我摘录最多的《都江堰》。“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却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汨汨清流。”通过余先生的文字,都江堰和李冰都在我心中变得神圣,而且这是一种让我感到无比亲切的神圣,“此后中国千年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政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为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断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为有过他,中国也就有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读完此文,我与写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被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撞击着。

人与社会的选择如此,那么人与自然(包括人文景物)的关系呢?这也是此书写得最多的。

《阳关雪》、《莫高窟》、《青云谱随想》、《江南小镇》、《天柱山》等都将眼前的景物染上了浓重的文化色彩,《道士塔》的幽幽怆然,《柳侯祠》关于文化与政绩的意义,《白发苏州》、《上海人》等则是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了,但写得通俗易懂。

这其中让我产生共鸣感最深的是《夜雨诗意》,此类文字在当前报刊上甚为流行,但此文有别种意味,特别是第一部分,把夜雨中的感受写得那么逼真而又透彻,我读得很兴奋,感到一种郁积吐出的的畅快与舒心,而且不仅仅是受感染,这可能是因为他不仅具备文人的空灵感触(敏感),更有一般文人难具备的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文章最后一部分由夜雨联想的关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与交融,让我想到了自己憎恶恐惧而又不由自主有些向往的暴风雨与洪水,“人至少要在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酿造美”,说得太好了,远观洪水的确壮观,但当洪水侵进了你的家门时,你就再也没有了那份心境,更别谈造成生命财产危险以后了。”

其实,在这本书的所有文章中,不仅具智者的思辨,同时都带着一份浓浓的真挚感情,这也是这些文章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