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水的夜晚

 字奴雲丹 2020-10-08

步入南桥,聆听流水的滔滔,感受书画的律动,无疑,这是一个拜水的夜晚,注定,“今夜无眠”。一年一度的清明传统佳节是都江堰的放水节。说道“清明节”,思绪总会不由自主的走进“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怀古而感伤的故人旧事的旧情旧景。然而,置身于都江堰的“放水节”却别有一番感叹,别有一番况味。

都江堰市因堰得名,原名灌县,迄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期间又名“湔堋”, 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得名。关于“都江”命名的渊源可见《蜀水考》:“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不难看出因为古人修堰在“都江”故名都江堰。这个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的堰,为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于公元前256年修建,此地以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文物遗迹著称,伏龙观、二王庙诉说着李冰父子的悠悠古事;玉女峰、南桥承载着民间文艺的源远流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绝妙佳配,符合当今推崇的“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新思路。

流连这个已经把文化与旅游融合了的旅游胜地,思绪万千,思前想后,还得感谢古代驰骋官场的李冰。古代的官场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一群群无所专攻的官僚,作为水利学者的李冰就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可是,他却成为了一位水利与史地文化相融的学者。可见,从哲学的层面思考,“环境造人”的理论绝非唯一。欲知李冰修建都江堰的初衷,还得翻阅已经尘封的古籍线装书,据载:古代的成都府,水旱连连,民不聊生。有唐代大诗人李白感叹的“人或成鱼鳖”,“蚕丛与鱼凫,开国何茫然”的人间炼狱为佐证。

都江堰的文明是灵动的史诗。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出任秦国蜀郡太守,他汲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经过八年的卓越奋战,建成了闻名世界的历史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成都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有了它,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得以彰显;有了它,李白、杜甫的智慧谱写了川行华章。

李冰大愚,又大智;李冰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他因官位成为四川的史地文化学者;他因低调未曾留下生平资料。然而,那个硬扎扎的一座水坝,让我等古蜀后裔,景仰。猜详。传颂。

每年的四月间,是都江堰放水的日子,既是祭礼又是庆典,是蜀人对水的崇拜和对李冰的追思。那天,照例户户家家结彩张灯,门檐堂屋喜贴楹联。它已经成为当地规模宏大、热闹喧嚣的民俗节日。尤以仿古祭礼活动的场面颇为壮观,几百名古装司仪、官员、圣女隆重出场,随着绿、黄、红3发信号的直冲云霄,鼓乐礼炮不约鸣响,气氛肃穆,庄严。深情的祭文歌颂您,甘醇的美酒祭奠您,李冰,您是巴蜀儿女心中永远的圣灵。

南桥的两边是不眠的啤酒广场,每一个座位临江而设。品尝虹口的野青菜,野莴苣,鹿耳韭,畅饮当地的特产纯粮酒,醉意阑珊,仿佛听到了“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劝诫,慰抚,古风,古韵,声声入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