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奕波:两次读奚啸伯先生的遗照

 戏剧传媒 2020-07-12

初读奚啸伯先生的遗照

目睹大师兄发来的师爷奚啸伯先生的遗照,内心深处可以说又一次被震撼。

此照并不常见,之前也曾偶见过几次,这极大可能是奚师爷的最后一张照片。

原以为群中只有章师母曾陪同章共鸣先生见过奚啸伯先生,还有第三代传人中的李伯培先生是再传中唯一见过奚先生的,今方得知李俐小时候也见过奚师爷,真是莫大的荣幸啊!

奚啸伯先生1910年生人和1911年生人的我亲爷爷余志达先生几乎是同龄人。虽然他们并不相识,但经历的时代是一样的。我爷爷比较清瘦和奚先生也并不相像,但此照中的奚先生被折磨地何止清瘦?!不禁让我想起我离世多年的爷爷,我爷爷也曾在各类运动中饱受打击,却还没达到奚先生被折磨的程度。

面庞消瘦,十指变形,让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筛炉灰、打水、和泥、劈柴,这他妈的简直就是犯罪!!!请原谅我在这里用粗话骂人。就是这样蜚声海内外的京剧大师奚啸伯,原本相貌堂堂、满腹经纶的大艺术家,竟然变成面似枯槁、十指扭曲、双目浑浊的一个苦老头。

唉!!!别说是当年亲眼目睹此情此景的李伯培大师兄要落泪,就是我这样的小字辈、小朋友,虽只是通过章共鸣先生才深入了解奚啸伯先生的,根本无缘亲见亲历,也对奚先生怀有很深的感情和最高的敬意。

奚啸伯文化最高,至今戏曲界无出其右者,奚先生为人忠厚,提携后进,问一答十,倾囊相授,即便如此,后学者虽有悟性,也只能十学其一,只因奚先生艺术水平实在太高了,后人因各类内、外因极难超越。

我恩师章共鸣先生十数年追随奚先生身旁,关于奚先生的艺术、人品,章先生给我讲过很多,章共鸣先生共鸣之艺名,也是正式下海时奚啸伯先生根据他个人特长给取的,章先生珍视此名,共鸣之名沿用终生。

师父章共鸣先生新逝,又见师爷奚啸伯遗照,感慨万千,拙笔抒怀,感念奚啸伯师爷、章共鸣老师!

章共鸣先生弟子:余奕波 叩拜

2018.11.17

再读奚啸伯先生遗照

李伯培最后一次见到奚啸伯先生,也是奚先生最后的岁月中为数不多的远道而来、却又突破时空阻隔难得的温馨场面。

即便如此爷孙俩的对话听起来除了温馨感,更多地透露出涩涩的伤感。

多年来爷孙俩亲密无间,此刻原本慈祥的师爷却让李伯培感到了一丝陌生,为何师爷对我说话像对革命同志一样?为何一直神采奕奕的老先生却面目无光?为什么?为什么……?一系列的问题扣打着李伯培的心灵。

始终对师爷感恩的李伯培心中似乎有了答案,那就是师爷这些年被折磨的有多惨!除了肉体、更厉害的是精神折磨。印象中抑扬顿挫、爽朗和蔼的声音,变成了干涩的诺诺声……面前这个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苦老头子,面孔上深如刀刻般的皱纹、扭曲变形的十指分明向这位远来的后生无言地诉说着一切。

想到曾多年朝夕相处、聆听教诲,想到除了工作、业务,还有个人生活,无一处不曾渗透着面前这个“苦老头子”的滋养,李伯培双眼湿润了,可他此刻又不能大哭,怕奚老伤心,他忍着、熬着……心中五味杂陈。

善良的李伯培,原名李玉声,金声玉振也是好名字,但他为了感恩师父张荣培、师爷奚啸伯,各取二老一字把名字改为李伯培,在文革艰难岁月中也不肯弃用,直到如今。

也曾在同样的时刻,天各一方、远在上海的奚啸伯先生弟子章共鸣先生也在遭受着磨难。解放前的名牌大学生臭老九,又是地主资本家家庭出生,还是反动学术权威奚啸伯的学生,专门替帝王将相代言。哪一条都够章先生受的!

现在看来上面哪一条都是足可以骄傲的资本,可是当年却成了章先生遭受打击和折磨的“罪状”。

即便信息不通,通过他的自身遭遇,完全能感同身受地猜测到老师奚啸伯当时的处境。可是他却无能为力,身受管制的章共鸣先生只能在牛棚中含泪为师父奚啸伯祈祷,祈盼师父可以挨过各类折磨,熬到师徒有日重逢……可惜苍天不佑,一代宗师、京剧大师奚派创始人奚啸伯没能真正熬过这场旷日持久的折磨、撒手人寰……呜呼!痛悼!!!

先师章共鸣先生2018.11.1新逝,也离开了我们,享年93岁。他年轻时即追随奚啸伯先生,随师学艺、演出十余年。虽历尽磨难,但研习奚派艺术几十年不辍,对奚先生感情至深!他无私的把自己的艺术、知识传授给我这个小朋友,从懵懂少年一直到年届不惑,我始终可以从章共鸣先生身上看到一种奚啸伯精神,为之感动、为之自豪。

章共鸣先生弟子:余奕波 叩拜

2018.11.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