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家美器:壁瓶——乾隆皇帝的心头好,尤为珍贵!

 RK588 2019-04-16

古人饰壁,讲究雅趣,能登堂入室,堂而皇之悬置于壁作为装饰的器物并不多,屈指可数,壁瓶为其一种。它又称“轿瓶”、挂瓶,以挂于壁面而名。器型为常见花瓶、 尊等竖部的一半,靠壁一面平坦有孔,以利于悬挂于墙壁上,做家居装饰之用。壁瓶身列其间,得其雅,和文玩清供一样,系挂着中国古文化中的小资情怀。上至帝王,下至庶黎,概莫能外。

明万历五彩云凤纹葫芦式壁瓶

明万历十九年的《遵生八笺》一书记载: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可见,当时文人对壁瓶的喜爱。到了清代,壁瓶则从文人雅物摇身一变成为皇家陈设之器。乾隆帝对壁瓶最是珍爱有加,并多次下旨交由唐英烧造,或用来装饰内廷及文房陈设(例如三希堂,或出巡装饰。清宫档案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御窑场为元旦进贡而特别烧造的贡物中有“千祥轿瓶二件、“万福轿瓶二件”,为南巡路贡物有“洋彩名款轿瓶十件”。

▲故宫三希堂内景

三希堂,位于紫禁城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因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改为三希堂。然而在小小的暖阁内,一面墙上竟挂有11个造型迥异、釉彩纷呈的壁瓶,加上临窗悬挂的2个,共13个。壁瓶中插花,成为三希堂最为有特色的室内装修,乾隆对于壁瓶的喜爱可见一斑。

▲清乾隆绿釉弦纹壁瓶 故宫博物院藏

壁瓶之所以独得乾隆皇帝的青睐,不仅仅因其鲜明独特的造型,更重要的是其方便实用。壁瓶在清代又称“轿瓶”“挂瓶”,意指可挂在轿中之瓶。纵观乾隆一生,曾六下江南,四赴盛京,五莅五台山,嵩山泰岱,津淀近畿,以及承德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白山黑水间都曾留下乾隆皇帝的足迹。在枯燥乏味的旅途中,能使皇帝赏心悦目的,唯有悬挂在辇内的壁瓶及瓶内芳香的花草。

▲清乾隆仿古铜釉御制诗文轿瓶

乾隆皇帝前后赋诗多首赞咏“挂瓶”。之后,制瓷匠人将乾隆御制诗文书写于瓶壁上,为御瓷壁瓶之上品。有统计显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248件乾隆时期的各式壁瓶,其中的138件壁瓶上有不同体例的乾隆御制诗。这些诗文中,大多数是乾隆的《咏挂瓶》。

乾隆御制诗其一

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

随行供啸咏,沿路撷芳华。

挂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

红尘安得近,香籁度帷纱。

▲清乾隆御制洋彩胭脂红地轧道祥莲瑞蝠纹开光御题诗壁瓶

清代乾隆时期的壁瓶,从装饰纹饰风格方面来看:无论是釉上彩,还是釉下彩绘,或者是堆塑、镂空、雕刻、贴花等工艺,往往采用华丽的装饰釉色,大部分釉上彩器物均用色地衬托,形成“彩上彩”的新品种。较常见的彩地有紫、黄、绿、松石绿、蓝、胭脂红、红等,都是富丽繁密,细致精巧,同此时的所谓“太平盛世”的气象相应,吉祥图案十分流行。

▲清乾隆御制霁蓝地描金御题诗洋彩堆塑荷莲配仿黑漆描金座大壁瓶

造型方面:更加多姿多彩,有葫芦形的,还有双耳蒜头口式的、有仿汝窑三方形双耳式的、觚式的包袱式的、牺式的、瓜棱式的、四方式的等等。其制作精美,品种之丰富,远非前朝所比。如扇形壁瓶的造型犹如打开的折扇;书卷式壁瓶仿照书卷烧制而成;灵芝式壁瓶更是仿佛一簇灵芝高低相拥而立,仿竹节式壁瓶犹如一颗嫩竹拔地而起,将实用与观赏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清乾隆粉彩像生瑞芝壁瓶

纹饰方面:均有严谨的构图和工细画面,这些器物图案纹饰满密,一面保留古代之精华,一面吸收东西洋之艺术,一面又有新意之创造,可谓集瓷器之大成矣。特别是花纹兼施以规矩之锦地,且参加几何画法,错彩镂金,穷妍极巧。其满画花朵,种种色色,给人一种荣华富贵的感觉。

▲清乾隆洋彩描金卷草皮球花开光皇家狩猎图墨彩御题诗文夔龙耳葫芦形壁瓶

值得一题的是,乾隆时期常以御题诗句配合画面为其特征,曾风靡一时,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内容各异,长短不一。论其书体有楷、有隶、有篆;论形式有五言、六言不等,其中以五主及七言为多;论装饰手法有写刻,这些诗句大多书写于壁瓶之上,内容丰富。从清宫造办处档案查知,这些诗均为受皇上旨意,特命当时陶督官唐英烧制的。

▲清乾隆柠檬黄地粉彩金钱冰梅纹“束带琵琶包袱”壁瓶

壁瓶是一种装饰功能明显的大于实用功能的器物,其产生源于人们希望对现实生活予以点缀的美好追求。壁瓶的设计巧妙、充满文人气,并与建筑装饰、雕塑艺术相结合,是中国陶瓷器形中极为特殊的品种。从收藏的角度上讲,意义非凡,价值尤为珍贵,是值得藏家关注的收藏品类。

▲粉彩牡丹纹折扇形壁瓶(背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