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不会和领导聊天的人后来都怎么了?

 江山携手 2019-04-16

前几天,我们的产品经理因为项目进度问题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

这位产品经理本来要制作3个小产品放在某个即将上市的平台上,但是他并没有如期完成,其间也没有和领导沟通项目的进度,而领导却以为项目在如期进行着。直到临近期限时领导还没有看到产品,询问之下,了解到情况时就发怒了。虽然这位产品经理平时工作很认真,但这件事确实是产品经理做错了。

我们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一是工作不透明的问题。很多人每天都在忙工作,但是没有工作计划,没有围绕某些重要的工作目标来开展和安排工作,而且没有及时和领导沟通,项目处在什么阶段,遇到什么问题,没有及时汇总展示,领导得不到工作反馈,不知道项目进展的状况。

二是上下级目标不一致问题。上下级对工作目标理解有偏差,比如,上级领导的部门KPI可能是实现整体流量增长,但是员工的理解可能是只要做好内容策划就行,这样就忽略了平台扩展。

这两个问题可以归结为

与领导缺少沟通,喜欢自己闷头干,等到领导发掘问题后,再去临时调整。

这其实是很糟糕的工作方式。

很多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其实涉及几个职场恐惧问题。

1

害怕和领导沟通

很多人担心和领导沟通讲错话,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或者没有升职的希望,这是职场最常见的第一大误区。

想要得到对方的欣赏,我们需要琢磨下对方的心理。职场中,公司领导其实都是希望部门效益得到提升的。只要你有能力提升部门效益,他当然愿意培养你,并让你升职或加薪。

老板或者领导也都是普通人,只要你的想法经过前期调研或自己思考后确实会创造价值,领导在他没那么忙的时候也是乐意和你沟通的。多与领导沟通,表达你希望做好工作,得到他指点的意愿,他是不会拒之门外的。

要注意的是,你要带着备好的几套方案去找你的上级,让他来选择。如果你的想法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你还不了解这个市场,不了解这个行业,那么还是不要急于表现自己的大想法,不然有可能会让领导觉得你有点欠缺职场经验。

比如,之前我认识的一位产品经理,在还没有做过市场分析、用户调研的情况下,强行要改产品的定位和方向,导致团队做了数次无用功。加上这位产品经理平时也没有和自己的领导沟通好,最后以被迫离职草草收场。

2

害怕KPI的压力

虽然很多人都因为有压力感而不喜欢KPI,但是KPI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很多时候它是你升职加薪的必备。

我的一个学妹,刚入职场是个十足的傻白甜,经常因为工作漏洞,或者跨部门沟通问题,让领导不满,于是她遇到难题,就会选择离职,裸辞的情况数不胜数。

因为她毕业于某知名院校,入职后去的是名企,加上人又聪明,所以刚开始裸辞后还是能找到工作的。但是毕业快5年了,她依然保持这样的状态,就不那么走运了,后来找工作就没那么容易了,猎头也开始提醒她,再这样下去她的履历就毁了。

后来,经过几个月的面试,她终于又去了一家比较厉害的公司。因为前几个月的待业生活和消极心态,让她习惯了无所事事的状态,所以刚去的时候,主管就发现了她的问题。

好在这个主管是她的学姐,所以决定带带她,给她分配了一个项目,并告诉她,如果3个月后项目不能上线,数据不能提升30%,就可以自动申请离职了。这位学妹很焦虑,终于意识到找工作的不易,并且开始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她开始研究市场和竞争对手,不断地想方案并找其他产品经理帮她一起来完善。

当她觉得项目没问题可以进入开发时,却发现没有可配合的开发人员。因为开发同事都想跟着好的项目来做,她是一个新人,刚开始几个月看上去普普通通,所以她的项目没人肯接。

经过努力沟通,一位开发经理答应给她分派两个开发人员,但这两个人即将离职。要离职的人大都不太好沟通,为了项目她天天去和这两个开发人员对进度,一个月过去了,产品上线,项目数据比预期超额增长了3倍以上。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因为这次业绩,公司所有人都知道她了。董事长在公司会议上也点名表扬了这个项目。学妹依靠这个项目拿到了更多的项目机会,并知道了项目数据一定要晒出来,在全公司公开透明。从此以后,这位学妹在职场上就像开挂一样,从产品经理到高级产品经理再到产品总监,两年的时间从年薪20万元增长到了60万元。从那以后,她发现了职场的乐趣,就是要像升级打怪一样,挑战自己,完成目标。

这是一个很成功的职场案例。

其实我们不必担心KPI的压力,人是一个弹簧,长期松懈的状态会让自己越来越颓废,当有外界的压力时会让自己处于紧绷状态,反弹力量也会随之增大,你的潜力都是在压力中释放出来的。

因此,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压力,把挑战自己当作升级打怪,一步步打赢每一个“小怪”、每一个敌人,你就能走上王者之路。

3

工作重心和领导预期(或战略)不一致

当你的工作重心和领导预期不一致时,也会让你的努力和辛苦付出得不到领导的认可。我

之前有个朋友,管理着10多人的团队,公司的领导也有让她监管其他部门的意图。但是这位朋友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团队出了方案,就埋头干,既没有和领导报备并详细沟通,也没有去了解这个部门在公司战略中的地位。

所以,她辛辛苦苦带着团队干了快半年,也没有得到老板的嘉奖,反而被责备,因为她的团队做的事情对于公司全局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后来,她的这个部门就交给了空降的领导来管理。

从此,这位朋友便觉得带团队吃力不讨好,转而去走技术专家的发展路线了。由此可见,工作重心和领导预期保持一致是多么重要。

4

追求安逸和稳定

我曾面试过一个有BAT工作经验的人,那个人在前家公司工作了快十年了,但是一直以来她就只负责一个工具的某个小功能。她拿着名企的履历出来找工作,却没有人愿意要她,不是因为她的性别,也不是年龄,而是她十年来都没有可以拿出来说的项目,没有拿得出手的数据。

从雇佣人的角度来说,她的性价比真的太低了。曾经有人说过“一万小时定律”,说坚持一万个小时做某件事,你就能成为专家,其实是错的。

一万个小时的工作,如果你没有思考过,没有在其间突破,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专家。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逐渐被社会淘汰,或者继续着缺乏高价值的基础工作。

我也见过一些人,在某个行业干好多年,但还是和毕业生的薪水差不多。一旦老板给他提要求,他就再三推辞,最后辞职回家,也难再找到工作。

事实上,对于不给你定KPI的领导,或者让你好好待着的领导,不是真的对你好,而是在“温水煮青蛙”,等你反应过来,你已经很难跳起来了。

本文摘自《决定上限的是你的情商和格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