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丧礼二问

 红谷斋主人 2019-04-16

                                                   丧礼二问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第十卷·《曲礼·子贡问》·十三、十四

 (峻岫)

(原文)

季桓子丧康子,练而无衰。子游问于孔子曰:“既服练服,可以除衰乎?”孔子曰:“无衰衣者不以见宾,何以除焉!”

邾人以同母异父之昆弟死,将为之服,因颜克而问礼于孔子。子曰:“继父同居者,则异父昆弟从为之服;不同居,继父且犹不服,况其子乎?”

这是二段是关于丧服、丧礼的问题。

第一段:季桓子丧,康子练而无衰。季恒子,鲁国大夫,是鲁国的权臣。他死后,他的儿子季康子继承其位。“练而无衰”。“练,湅缯也。”[《说文》]白绢为练。“衰”就是古代用粗麻布制作的丧服。季康子出席父亲的葬礼,穿着白色的丝织服装,没有穿麻布的丧服。“子游问于孔子曰:‘既服练服,可以除衰乎?’”弟子子游问孔子:既然季康子穿着练服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是不是就可以不穿丧服了呢?“孔子曰:‘无衰衣者不以见宾,何以除焉!’”孔子说:父亲死了,儿子不穿丧服是不能见宾客的,怎么能说穿练服就不要穿丧服了呢?

第二段:邾人以同母异父之昆弟死,将为之服,因颜克而问礼于孔子。“邾”是周武王所封的曹姓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故址在山东邹城。邾国有个人,他的同母异父的弟弟死了,他想去出席昆弟的葬礼。就“颜克”问题请教孔子。“颜”是出席葬礼时的容颜,包括穿什么样的丧服等。“克”是“克谐”。“克谐”就是圆满顺利的意思。“子曰:‘继父同居者,则异父昆弟从为之服;不同居,继父且犹不服,况其子乎?’”孔子回答说:如果你与继父住在一起,你当然要为昆弟穿丧服致哀。如果你们不住在一起,就不必穿丧服,何况是他的儿子死了呢。

这二段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有意义。父母亡故,你不能穿吉服,也不要化妆,即便在今天也是这样。要穿沉重的黑色衣服,或者穿素洁的白色衣服,再佩戴致哀的标志,表示对于失去父母的痛惜和悲哀之情。古人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丧礼》]为什么?父母养育之恩,天高地厚,为父母亡故而悲痛、而致哀,是孝子之情,人之常情,是“为人”的一件大事。至于你的亲戚故去,你出席不出席丧礼,佩戴不佩戴标志,要看你们之间的亲疏关系而定。总之,人是有感情的,“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丧礼》](署名 原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