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腿脚抽筋就是缺钙?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点出好未来 2019-04-16

有一种如针扎般的疼痛叫“抽筋”,尤其在半夜抽筋时往往能把人痛醒,别提多难受。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抽筋”的经历,并且有大部分人认为“腿部抽筋就是缺钙,经常腿抽筋需要补钙”。

其实,这种说法是很片面的。

“抽筋”在医学上叫“肌肉痉挛”,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的现象,会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难忍。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多在游泳、睡觉或剧烈运动时出现。

缺钙确实容易引起“抽筋”,但“抽筋”不全都是缺钙引起的。本文将具体介绍到关于“抽筋”的病因、解决及预防的方法,抽筋这件事,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引发“抽筋”的7个原因

导致腿抽筋的原因很多,除了缺钙,还可能是因为寒冷、体弱、疲乏、血流不畅、出汗过多或者局部压迫等。

  • 缺钙

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

尤其是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很容易缺钙,因此就常发生腿部抽筋。

  • 寒冷刺激

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夏天游泳水温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

还有在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会痉挛得让人疼醒。

  • 睡姿不当

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 疲劳过度

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均可引起肌肉痉挛。

如走路或运动时间过长,使下肢过度疲劳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积;睡眠休息过多过长,血液循环减慢,使二氧化碳堆积等。

  • 新陈代谢出问题

当运动时间长,且运动量大,出汗又多,又没有及时补充盐分时,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导致代谢废物堆积。

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容易发生痉挛。

  • 肌肉连续收缩过快

剧烈运动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收缩过快,放松的时间太短,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从而引起小腿肌肉痉挛。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患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有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

“抽筋”发作时的应急处理

肌肉抽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时发作完之后甚至还会有痛感。

✦ 那么在发作时,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呢?

脚趾抽筋:要反其道而行之,即朝抽筋的反方向扳脚趾并坚持l~2分钟以上,即可见效。

小腿抽筋:可坐位或靠墙,双手扳脚尖使脚趾上翘,接着尽量伸直膝关节,热敷或轻度按摩放松紧张的肌肉。

游泳抽筋:先深吸一口气憋住,身体仰浮,用抽筋腿对侧的手抓住脚趾向身体方向拉,用另一手向下压膝盖,使腿后部伸展,缓解后上岸继续按摩休息。

✦ 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抽筋?

驱寒保暖:睡前热水烫脚,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坚持锻炼:平时加强运动,活动前注意热身,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收缩能力。

适当补钙:多吃维生素D、钙片、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虾皮、海带、豆腐。

注意睡姿:尽量不要长时间仰卧或俯卧,可以避免小腿肌肉长时间放松导致的肌肉挛缩。

合理膳食:膳食中重点是补充电解质(钾、钠、钙、镁)。

小编提醒:腿抽筋,本不是什么大事,一般抽筋的危害比较小,及时处理就能即刻缓解。

偶尔一次不用过于担心,但如果经常发作,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尤其是有其他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排除血管、神经的器质性病变,以免延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