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甲申仲夏内弟陈克辉患感冒头痛发热.一老医用羌活汤.入麻黄撮许.投三剂.越数日发黄目睛皆黄小便亦赤涩不堪.余投以茵陈五苓散.加栀 至十剂始痊.夫麻黄汤.本为三冬正伤寒而设.而乃用之于温暑之时.幸英年脉症俱实.不免斑黄之患.执方治病.谬滋大矣.
来自: ll无为 > 《轩岐救正论》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伤寒恒论卷十:厥阴中篇
原文353.原文354.笔者认为此条方证不相符,原文后云“难治”,论中凡言难治,仲景多不出方,“麻黄升麻汤主之”一句,当系衍文。若食入口即吐,是阴寒格阳,拒食不纳,如此病情,应如郑氏所说:“温中...
伤寒论解读(连载四十五)
3、阳明病兼身体发黄这症为“瘀热在里”且 “小便不利”,则茵陈蒿汤主之。二六二、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2、本条比茵陈蒿汤及栀子柏皮汤的发热都重。阳明病身体发黄,有三个...
银屑病与汗(30)
银屑病与汗(30)从《伤寒论》“汗出……不能发黄”的表述中,我们能否得出“汗出……不能发疹”的启示呢?遗传决定了疾病的易感性,得过银屑病的,或者银屑病患者的子女,如果辨证属于湿热者,可以参...
伤寒发黄三方如何运用?
伤寒发黄三方如何运用?I导读:察病机,分病位,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等三方,该如何区别运用。《伤寒论》中阳明病篇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等三方,伤寒治黄三法...
湿热发黄兼表证的治疗-《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240
湿热发黄兼有体表症状者,包括湿疹等湿热导致的皮肤瘙痒者,均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本证是在湿热发黄的病程中发生了外感,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既清热利湿退黄,同时兼以解表。本方中,...
肺气肿、舌苔发白或发黄现象的咳嗽
肺气肿、舌苔发白或发黄现象的咳嗽。舌苔发白现象的咳嗽(出自《伤寒杂病论》--射干麻黄汤方) 射干15克、细辛15克、大枣7枚、麻黄15克、半夏15克、生姜 4片、紫苑15克、款冬花15克、五味子15克。早期肺...
身黄湿热黄疸条辨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茵陈蒿汤是一个阳明里实热兼小便不利的,也就是所...
伤寒论讲稿(阳明病篇)
寒湿发黄证最后,仲景还简单介绍了一下寒湿发黄(即:阴黄)的治疗大法。259条:“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寒湿发黄与湿热发黄不同,临床...
国医大师不传之秘学习《伤寒论》十八须知!
国医大师不传之秘学习《伤寒论》十八须知!1. 伤寒服麻黄汤发汗,不啜热粥以助药力;2. 吃麻黄汤表邪没有全解,改用桂枝汤温覆取汗;5. ...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