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确定是跑步,不是跳?

 清风明月馆007 2019-04-16

      许多跑友在提高步频后,就想提高步幅,结果使劲蹬地变成了跳步。这是因为蹬地增加了垂直振幅。

      跑的要快、步频要高、垂直幅度要低、步幅又尽可能不受影响——跑步,是门技术活啊!

什么是垂直幅度?

      垂直幅度又叫垂直振幅(Vertical Oscilation,简称VO),指在跑步过程中,身体重心垂直移动的高度。垂直振幅越大则代表身体重心起伏越大。步频变慢的情况下,垂直振幅变大,也即重心起伏在增加。当振幅越大,意味着你跑步效率越低——花费了更多力气和时间在让身体上下移动,并且这个行为并不能直接变为向前的力。加快步频,减少垂直振幅,自然跑起来就轻松了。

      普通跑者:垂直幅度区间在8~12厘米;

      资深跑者:垂直幅度区间在6~8厘米;

      优秀跑者:垂直幅度区间在6厘米以下。

      移动参数越小,跑步技术越好。理想状态下,最完美的跑步/跑姿,是在实现垂直振幅较低的同时,且步幅较大。在跑步科学上有个简单的公式,垂直振幅÷步幅=垂直步幅比(移动参数)。垂直步幅比越低,则说明你的跑步技术越好。

垂直振幅在跑步中的呈现

      垂直幅度数值越大,实际跑步中我们肉眼也能看出来:精英跑者一般跑动时如同身体都在一条直线上,通过双腿交替接触地面,就这么“平移”过去了;而一般跑者的每一步则更像M字形的移动,可以明显看出每一步都有“跳跃”的感觉。

      精英跑者把垂直振幅控制得很小,将腾空时间花在向前,而普通跑者为了追求腾空时间使劲蹬地,结果向上腾空。

      垂直振幅越高,每一步落下(对膝盖和关节)的压力也就越大,更容易受伤——这也可以理解成,为什么很多人坚信跑步伤膝盖而步行就不会的原因。

垂直振幅极大地影响跑步经济性

      有些选手为了实现更好的成绩,会极力尝试跨更大的步长/步幅,因为他们坚信速度=步长*步频,然而这样尽管步幅上去了,垂直振幅数据也往往过高,经济性并不高,因为每一步都花了很多力气把身体“推”向空中。

      要了解自己的跑姿、了解自己在跑动时的垂直振幅和垂直步幅比,你需要有配备心率带的跑步手表

如何减小垂直振幅?

      第一,步幅不宜过大。步幅太大,后蹬和前踏的幅度和用力也会更大一些,身体重心的上下跳动幅度就会增加。

      第二,避免足跟先着地。因为脚跟着地之后还有一个脚掌向前滚动的过程,滚动过程越长,重心上下移动的机会就越大。

      第三,锻炼更强的下肢力量和核心力量。跑步姿态中,总有一个把身体前倾、收腿前拉然后落地稳住的过程,下肢力量不够的话,收腿前拉就慢,落地刹车就沉,重心跳跃就大。

      第四,端正平行的跑姿。双脚双腿不要外八字或者内八字,也不要往两旁分开太多,那样势必造成重心轮流往左右颠簸,垂直振动幅度也是肯定会增加的。

如何增大步幅?

      第一,身体适当前倾。前倾能够让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但只能大到你的下肢和核心力量能够支撑落地冲击力的限度,否则,每落地一步,身体重心就会往下沉一次。

      第二,向上提拉脚掌部分。步幅的加大可以理解为落脚点的再靠前,要通过往臀部提拉脚掌部分,形成更高的起跨点,以便让落地点落得更远。

      第三,不要一味着眼加大步幅。一味加大步幅,势必造成向前跨步的意识加重,身体重心容易加大上落幅度。

      第四,不要通过后蹬的方式加大步幅。后蹬的确可以加大步幅,因为推动往前的力量加大,但同时由于推动往上的力量也加大了,所以肯定会增加重心的高低起伏。如果你每一步都有蹬踏的动作那么对于小腿和跟腱的负担比较重,也就比较快的出现这两个部位的伤病情况。如果是前倾跑会对你下肢的负担减轻很多。

      不难看出,要想获得较好的跑步数据,跑步技术与力量至关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