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一只股票的估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市盈率和市净率估值法了。但之前节目我们说过,用市盈率和市净率估值会有很强的滞后性和片面性。实际上呢,不同的行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合适的估值方法都不尽相同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几种常见的类型。 首先呢,对于那些业绩增长确定性比较强的公司,用市盈率去估值就很容易把公司的价值给低估了。这时候我们可以用PEG估值,也就是市盈率除以业绩增速。比如上市公司爱尔眼科(300015),它是眼科手术行业的龙头,占据比较稳定的市场份额,并且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的增长率和我国近视眼患者增速、老龄化速度密切挂钩,所以从我国人口结构等数据中就可以大致推算出爱尔眼科(300015)未来的业绩增速。所以我们能看到,爱尔眼科(300015)即便市盈率高达70倍,但股价仍然非常坚挺。 第二呢,对于那些“用户数量就是金钱”的公司,比如饿了么、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这些互联网公司,可以用LTV/CAC来估值,意思就是客户价值除以获客成本。比如证券行业,客户价值就是客户交易的手续费加上客户资金创造的利息,获客成本呢,包括沪深账户卡卡费,还有开户送出的礼品,还有销售人员的人力成本。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给了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300059)一个百倍市盈率的估值,远高于传统券商。因为相比于传统券商,东方财富(300059)利用流量优势,可以节省大量的获客成本。 第三呢,我们刚才说的那一类互联网公司,除了客户价值除以获客成本这个指标,还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结合不同的指标去估值。在公司的初创成长期,为了大力开拓市场,公司往往会牺牲掉利润和现金流,这时候需要用P/S估值法,也就是市值和销售收入的比值;在公司的稳定成长期,考验的公司的业务变现能力,这时候需要用PCF估值法,也就是市值和现金流的比值;在公司发展到成熟期,形成多元化业务模式的时候,如果采用统一的估值标准,就会忽略掉不同业务之间的估值偏差。这时候需要用到SOTP估值法,也就是分部加总估值法,方法就是把每种业务都按照各自合适的方法去估值,再按照业务比例加权汇总得出公司的总估值。 这些呢就是一些常用估值方法的简单介绍,至于每种方法具体如何使用,我们之后的节目中还会一一举例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