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容斋之二十:汉寿亭侯,汉之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之侯?

 思明居士 2019-04-16

荊門玉泉關將軍廟中,有壽亭侯印一鈕,其上大環,徑四寸,下連四環,皆繫於印上。相傳云:紹興中,洞庭漁者得之,入於潭府,以為關雲長封漢壽亭侯,此其故物也,故以歸之廟中。南雄守黃兌見臨川興聖院僧惠通印圖形,為作記。而復州寶相院又以建炎二年,因伐木,於三門大樹下土中深四尺餘,得此印,其環幷背俱有文云:「漢建安二十年壽亭侯印。」今留於左藏庫。邵州守黃沃叔啟慶元二年復買一鈕於郡人張氏,其文正同,只欠五繫環耳。予以謂皆非真漢物,且漢壽乃亭名,既以封雲長,不應去漢字,又其大比它漢印幾倍之。聞嘉興王仲言亦有其一。侯印一而已,安得有四?雲長以四年受封,當即刻印,不應在二十年,尤非也。是特後人為之以奉廟祭,其數必多。今流落人間者,尚如此也。予為黃叔啟作辨跋一篇,見贅稿

解读容斋之二十:汉寿亭侯,汉之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之侯?

话说,洪迈在这篇名为《寿亭侯印》的笔记中说的事儿,其实也简单。就是他认为在荆门玉泉关将军庙以及邵州等地发现几枚所谓“寿亭侯印”都是假的,他的理由很确凿,主要有这么几点:

1、关羽的封号是汉寿亭侯,如果是关羽的印,那么不可能去掉前面的汉字,而发现的几枚印,都没有“汉”字。

2、这几枚比其他汉代印大了几倍,而印的形制是有规定的。

3、不同等级的封侯,有不同数量的印(天子有六枚印),而亭侯只能有一枚印,上面发现了三个。

4、关羽受封汉寿亭侯是在建安四年,刻印也是当年,而不会在十六年后,年份对不上。

从以上四点来看,洪迈认定这几枚印都是假的,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解读容斋之二十:汉寿亭侯,汉之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之侯?

但更有意思的是,在洪迈这个记载之后的千余年后,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关羽被封为汉朝的寿亭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老罗的锅?

今天的人,有这样的认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无疑是要“背锅”的。

却道曹操为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寿亭侯,铸印送与关公。印文曰寿亭侯印,使张辽赉去。关公看了,推迟不受。辽曰:据兄之功,封侯何多?公曰:功微不堪领取名爵。再三推却。辽赉印回见曹公,说云长推辞不受。操曰:曾看印否?辽曰:云长见印来。操曰:吾失计较也。遂教销印匠销去字,别铸印文六字:汉寿亭侯之印,再使张辽送去。公视之,笑曰:丞相知吾意也,遂拜受之。

上面这段三国演义的原文说的清楚 ,封的是寿亭侯,只是关羽声明过降汉不降曹,所在加了个“汉”字之后才肯受印。

史实与争议

那么历史记载又是如何呢?

据《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 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解读容斋之二十:汉寿亭侯,汉之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之侯?

关於“汉寿亭侯”是汉之寿亭侯还是汉寿之亭侯,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汉寿亭侯”的“汉”是表朝代名,“寿亭侯”为其爵位封号,即“汉” 为朝代名说。另一种观点,认为 “汉寿亭侯”的“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爵名,即“汉寿”为地名说。

但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有问题的。

第一种观点的问题在于汉朝的封爵中不存在挂着汉朝前缀的规制,所以这种说法显然有问题。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

1、在《三国志》卷三二《先主传》中 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从该表可以看出,与关羽同为亭侯的马超、张飞都未在其爵号前加朝代名“汉”字,可见“汉”非朝代名。

2、《新唐书》卷一十五《礼乐志》 记载唐德宗建中三年治武成庙“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越相国范蠡……汉相国平阳侯曹参……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这里都标注了朝代,曹参为汉,而关羽为蜀,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汉寿亭侯中的汉并非指汉朝。

第二个观点同样存在争议。争议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卢弼在《三国志集解》卷三十六中指出据汉制“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 ”,也就是说因为亭侯比县侯低一个层级,所以亭侯的封地不得以县来命名。而当时在武陵郡是有汉寿县的,那么汉寿亭侯的封号就不符合规制了。但这个所谓的汉制,目前是孤证,并未在其他记载中见到,所以这点只能存疑。

2、汉寿到底是哪里?

一般的看法认为汉寿是当时武陵郡下的汉寿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关羽受封是在建安五年(洪迈说是建安四年,可能是笔误),当时关羽在曹操处,击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为此曹操上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很显然,这既是酬佣,也是笼络之举,从常理来说,既然给关羽亭侯的爵位,那么应该实封才是,也就是有真正的封地。如果是虚封,除了名号并无半点实惠,笼络的效果无疑是要打折扣的。但汉寿属于武陵郡,当时并不在曹操的控制范围,如果封了这个地方关羽,那就是虚封了,这和曹操急于笼络关羽的做法感觉有些冲突的。

回到前面的问题,既然洪迈的南宋时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罗贯中还是写成寿亭侯呢?《容斋随笔》是一部流传较广的书,罗贯中没看过的可能性并不大,结合《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的倾向,罗贯中这样写,应该是为了突出刻画关羽忠于汉室的形象,而这与他书中所写的关羽土城约三事中的“降汉不降曹”是一脉相承的。

解读容斋之二十:汉寿亭侯,汉之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之侯?

所以,回到洪迈这篇笔记,汉寿亭侯,确定无疑,但汉寿的确切位置,却至今并无定论,或许永无定论,但这并不妨碍关羽成为名闻千古的“天下义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