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有名的黑吃黑事件。你可能不相信!

 数数数据库 2019-04-16
历史上有名的黑吃黑事件。你可能不相信!

辽国在辽道宗和天祚帝这对奇葩祖孙的胡作非为之下早已中衰。而东北的渤海国虽然已经被灭亡接近两百年,但渤海遗民却一直没有忘记自己辉煌的历史:后渤海,定安国,兴辽国...只要逮住机会,渤海旧疆就会出现复国义旗。

辽天祚帝天庆六年(1116年),东京(今辽宁辽阳)渤海人杀死东京留守起事,东京裨将高永昌乘机率戍卒3000人反辽,驱逐大公鼎、高清明等东京官员,占据东京,自称大渤海皇帝,号大元国,年号隆基,攻占东京道五十余州。

天祚帝随后派萧韩家奴、张琳率军讨伐高永昌。高永昌向北面新兴的金国求援(1115年建国,大元国正好处于金与辽的中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以增援为名,占领东京地区。

在“满万不可敌”的女真人攻击之下,辽军大败。金太祖看到战果就立马翻了脸,命令高永昌取消帝号,高永昌不听。

金太祖便击败高永昌的渤海军,占领东京,擒斩高永昌,辽东京道54州归入金国。

至此,渤海复国运动彻底失败,海东盛国在断断续续抵抗接近两百年后,还是被扫进了历史的洪荒。

历史上有名的黑吃黑事件。你可能不相信!

乾隆年间发生了一起甘肃冒赈案。此案结局是巨贪被抄家,但抄家的赃物竟又被闽浙总督贪污,事发后这个总督也被抄了家……

到底咋回事呢?

话说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发生叛乱。乾隆要调兵平叛,可是一时很难筹齐兵饷。

这时,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为了在皇帝面前露脸,主动提出捐银四万两。

乾隆虽然人老了,可却一点都不糊涂。一琢磨,凭你一个布政使的那点俸禄怎么能拿出这么多钱。搁到现在,这就是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啊。

于是,乾隆派人去调查王廷赞的家产。这一查,便牵引出了清代第一贪污大案——甘肃冒赈案。

具体案件细节由于不是本文重点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以直接问度娘,反正就是涉及人员之广,贪污数额之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乾隆称之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

案子的结果自然是一大票高官落马,杀头的杀头,发配的发配。

其中有一个巨贪是甘肃前任布政使王亶望,从这人家里抄出的金银珠宝地契银票不计其数。

所谓权势迷人眼,财帛动人心,主持抄家大业的闽浙总督陈辉祖看着这么多好东西光能看不能摸,心有不甘,于是乎顺手就私自把一些珠宝调了包,把好东西给自己个儿留下了。

陈辉祖估计认为,这几千件东西,就调包这么一点,皇帝不可能查觉吧。。。。

结果,他错了。。。

你道乾隆皇帝怎么从这么多抄家的东西里发现东西被调包了呢?

原来,有一年乾隆过大寿,王亶望曾进贡了一份寿礼,里面有两件宝贝,乾隆很喜欢。不过为显气度,皇帝收礼一般都有个惯例,就是不能全要,都要退回一部分礼品,乾隆左比右比,觉得其它宝贝也不错,就把这两件宝贝给退回去了。

退回去之后,乾隆有点后悔了,老话说的好,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乾隆心里对那俩宝贝一直都念念不忘。

这回王亶望被抄家,乾隆心想,那俩宝贝总算是可以回宫伴驾了。

等抄家的物件运进皇宫,乾隆赶紧过来亲自开箱验宝。

结果自然是没有啦~~~你觉得是好东西,陈辉祖自然也觉得是好东西啦,大家谁都不是傻子!

乾隆大怒,黑吃黑吃到老子头上来了——“给朕查!”

好笑的是,或许陈辉祖这总督当得日子久了,胆子也肥了,做出这种欺君之举竟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连抄家底册都忘了改了。

结果一查一个准儿——所谓臣不密则失身,陈辉祖也最终追随王亶望而去。。。

对了,这场闹剧也曾被搬上荧幕,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曾有一个故事就是讲的这个案子。

历史上有名的黑吃黑事件。你可能不相信!
历史上有名的黑吃黑事件。你可能不相信!

永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662年2月10日),郑成功接受在台荷兰政府的投降,准许荷兰人撤离。此前,在五月十八日,郑成功下令将台湾设为东都(即南京、北京两都和福京、滇京之后另一行在),建设承天府、安平镇,这意味着中国首次在台湾设置行政机构,正式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

但荷兰不甘心失去这个在东亚的殖民地,清朝也缺乏能够克台的强大水军,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联合进攻台湾。1662年6月,荷兰东印度公司出动12艘夹板船、1284人远征台湾。8月14日抵达闽江口五虎门。9月19日,荷兰人提出条件——自由贸易、恢复台湾。1663年2月2日,清廷批示「彼红毛人来船出力剿贼,殊甚可嘉。可否助战,著该王、总督等核议具题。所带货物,著委员监督贸易。」随后,荷兰人约定夏天来助剿,随即离开。

7月1日,荷军16艘夹板船、2600人从巴达维亚出发,8月底到闽江口,9月5日到闽安镇,10月15日到泉州湾。21-27日,双方完成协议的签字和交换,协议共11条。值得注意的是,第7、8、9条内容是自由贸易、移交台湾、允许荷兰驻军金门、厦门之一。而最后一条规定,协议应得到清廷批准并将其送交荷兰人。耿继茂和李率泰当然无权决定,但为了能够围剿郑军,依然作为官方签署了协议。签署后又写信向荷兰人表示,只能按照清廷授权的范围考虑他们的要求。荷兰人没有提出异议,或许是认为已经签署的协议,大体上是不会反悔的,只是细节还有问题,亦或者是认为之前已经同意过他们的自由贸易之请求,这次也没有理由否决。

11月18-20日,联军攻占厦门、金门、浯屿。此后双方发生分歧,清军想攻占铜山,但荷军想攻占台湾。1664年2月,荷军攻占澎湖,但因得知清朝已经在与明郑和谈,所以寄希望于清朝招抚成功后,按照协议将台湾交换荷兰,故舰队离开。

7月7日,荷军再次远征台湾。8月20日攻占澎湖,27日攻占鸡笼,作为殖民地,至1668年才离开。

为了答谢荷兰人,康熙二年(1663年)曾下旨两年贸易一次。但好景不长,康熙五年则改为八年一贡。康熙六年又进一步规定只能从广东入境,也就意味着一切之前给予的特权都取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