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猫须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43 例临床研究

 鉴益堂 2019-04-16

举报分享于2016-04-29 11:53

临床研究

猫须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43 例临床研究

谢丽萍 向彩春 史 伟 谢永祥 唐 宇(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00)

摘 要 目的:观察猫须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43 例。2组均采用一般对症治疗外,对照组予口服贝那普利,治疗组予猫须草水煎液口服,疗程均为3 个月。结果:2 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组内治疗前后 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治疗后 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猫须草与贝那普利降低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相当。

关键词 慢性肾炎蛋白尿 猫须草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 R692.31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2)02-0021-02

近年来,本院运用民间单方猫须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蛋白尿43 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于我院肾内科门诊和病房,共8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1~58岁,平均年龄41岁。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3 岁。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

指导原则》[1]156。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未按规定服药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观察;合并重度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以及心、肝、造血系统严重损害者。

2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如休息、优质蛋白质饮食、控制高血压(血压目标值为 120/75mmHg,治疗组降压药不能选用 ACEI/ARB 类药)及抗凝治疗等;合并感染者,积极抗感染;水肿者,予适当利尿。

2.1 对照组 给予贝那普利 10~40mg,口服,每日 1次,视血压情况调整用量。

2.2 治疗组 猫须草30g水煎,取汁100mL口服(水肿明显者,浓煎为 50mL),早晚各 1 次。

2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水肿、腰酸、乏力等症状、体征,治疗前后尿常规(尿蛋白定性)、24h 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等实验室指标。

3.2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62 判断疗效。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或24h尿蛋白定量<0.15g;基本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50%以上;有效: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蛋白尿检查持续减少 1个“+”,或24h尿蛋白定量持续减少 25%以上;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及上述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内用自身前后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 Ridit 分析。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3例,完全缓解6例,基本缓解16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42例,完全缓解7例,基本缓解15例,有效 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0%。经Ridit 分析,2 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当。

3.4.2 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定量比较 见表1。

表 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 24h 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相定量比较(x±s)

24h 尿蛋白定量(g/L) 1.71±0.46 1.10±0.98△ 1.68±0.52 1.02±0.85△☆

血浆白蛋白(g/L) 30.0±5.1 32.3±4.2△ 29.8±3.53 33.5±4.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

较,P>0.05 。

2012年总第44卷第2期 21

1/2页

临床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刘 炜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14)

摘 要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尿酸(UA)的相关性。方法:对16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所有患者均在药物干预前检测UA值,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UA水平依据中医证型依次为痰瘀互结型>湿热蕴结型>湿浊内停型>肝郁脾虚型>健康对照组,各型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情程度依肝郁脾虚型、湿浊内停型、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的顺序逐次加重,UA 水平也依此顺序逐渐升高,与 UA 水平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尿酸 证型

中图分类号 R575.5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2)02-0022-0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肝脏疾病,是全身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在肝脏的反应。本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2大肝病。既往多项研究证明NAFLD 患者多伴有尿酸(uric acid,UA)过高[1-2],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 UA 与 NAFLD 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1 年2月期间门诊及住院的各类NAFLD患者 162例,诊断标准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 年修订版)[3],其中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simple fatty liver,NAFL) 100 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 NASH )53 例、脂肪性肝硬化9 例。排除标准:除外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

4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病情迁延,有多种病因、多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其病程较长,病情缠绵难愈,具有进行性发展的倾向,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蛋白尿是CGN主要表现之一,也是促进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际肾病学术界公认ACEI类药物用于治疗 CGN,有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作用[2]。但对于控制疾病进展,改善预后并无特效办法,故寻找中医药治疗CGN 之可行性办法十分必要。

猫须草为唇形科植物猫须草[Clerodendranthusspicatus (Thunb.)C.Y.Wu]的全草[3],多产于我国南方,以茎、叶入药。民间常用来当茶饮治疗肾炎,故又得名肾茶。《中药大辞典》记载:猫须草有清热利湿、排石利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等。我院从民间收集到猫须草治疗 CGN 的单方,查阅资料,明确无毒副作用后已用于临床多年,经观22 2012年总第44卷第2期

察发现该药单方治疗 CGN 临床疗效较好,特别是对CGN 消蛋白尿作用明显,故立项研究。我们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说明猫须草可明确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治疗 CGN蛋白尿疗效确切,经济适用,值得临床推广。对于猫须草治疗 CGN的临床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等有待进一步研究。5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 吕继成.新加坡肾小球肾炎诊治指南(2007 年)解读.中国

全科医学,2009,12(12C):8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2207

第一作者:谢丽萍(1974-),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肾科诊疗工作。

收稿日期:2011-1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