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了,条件方便的同学不免到大江、水库之类的地方浪一浪 更免不了的要互相较量较量 拿出平时的内力,碾压群雄称霸王 更有些同学酷爱户外游泳赛 把平时的积累拉出去比比练练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在平日的训练里高效积攒内力 让小宇宙说爆发时就爆发呢? 注意训练时间 因为“量变能引起质变”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我们总是会觉得训练时间越久,效果越好,自我心理暗示也越强大。 但一味追求时间,往往会事倍功半! 与其一直在泳池里巡游,不如只利用30-40分钟高效游。在这个时间段内把每一次划水、每一个动作做到极致。 单调的看表练习练习只会让效率降低,而且身体处于疲惫状态的时候,身体还在继续运动,会产生消极动作,不标准动作、姿势在无意识下无限循环,容易把原本的标准动作带跑偏。 量变引起质变有个前提,就是要做到有效。 不要过度打腿 问题一:想通过拼命打腿提高速度 在密西根大学铁三队担任游泳教练的Erica Smith说:“利用这些大肌群游泳,会使身体贮存的糖原消耗殆尽。”这样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刚拼命打了一会腿就没劲儿了。 事实上,打腿占推进力的6%到25%。掌握好自己打腿的节奏,尤其在比赛中什么时候打几次腿,你要拿捏得好,减少多余的体能消耗。 当然,现在有一些的铁三选手,会通过放弃打腿或者偶尔打一两下来把腿力省下来给后面两项,这也是非常不好的,因为这可能会破坏你的身体姿态。 问题二:心急变成“跑步腿” 教大家一招最明了的办法检验自己是不是“跑步腿” 翻过身来,手臂拉到头顶上方保持不动,然后单用打腿,打到泳池对岸,如果膝盖会出水面,那就表示你的打腿像是在泳池里跑步。 打腿功夫不到位,很容易在户外比赛的时候变成胡乱踢。到时候不但卖相丢人,还费力啊…… 模拟混乱 户外比赛可没有泳道给你中规中矩地游,而是更野蛮更“近距离”。周围都是可恶的肉体和乱溅的水花,你就很可能被别人影响。 平时在泳池训练可以刻意制造一些混乱,同一个泳道中三四个人一起游。锻炼抗干扰能力,把握住自己的节奏。 ![]() 自如控制速度 ![]() 户外比赛可不是扎猛子下去一游到底的,还要根据周围情况调整速度。比如,看到浮标、障碍物减速;超人、冲刺要加速。 平时的训练中不能单纯练提速,快慢结合练习,让自己能够对速度收放自如,感受加减速之后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切换速度后的节奏作出快速调整。 ![]() 适应水温 ![]() 最后一点无疑要说的是水温,经常冬泳的同学一定不在话下,但是其他同学要注意,下冷水可不是一咬牙一跺脚的事儿。 进入冷水的瞬间,会大脑一片空白,身体很多器官会发起应急机甚至制造成休克。如果你要参加的比赛水温很低,先练习让自己习惯那样的温度。 走进冷水中,站在水深及腰的位置,下蹲让整个头与脸都泡进水中几秒,上下来回几次,能更熟悉环境。 ![]() 最最重要的是安全!! 比赛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最近小编的工作有比较忙,会将趣游泳公众号的更新时间调整到每天的20:00 - 21:00左右,希望各位朋友们可以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