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灸

 华华YHBH0207 2019-04-17

可灸不可灸证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贲豚,气从少腹上撞者,灸其核上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桂枝汤内加桂枝足成一两一分,如前法煎之。)

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不死,灸少阴七壮。

下利,手足厥无脉,灸之不暖,反微喘者死。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合灸不灸,令病患冷结,久而弥固,气冲心而死。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脉浮,当以汗解,而反灸之,邪无从去,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当重而痹,此为火逆。若欲自解,当先烦,烦乃有汗,随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以知汗出而解。

脉浮热甚而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咽燥必唾血。

不当灸而误灸,令火邪入腹,干错五脏,重加烦而死。

可火不可火证

下利,谷道中痛,当以熬盐末熨之,或炒枳实末温熨,二味相兼益佳。若脐下冷结,不可便熨,冷气攻心腹必死。须先用药温之,久而可熨。凡脐下冷结成关阴,大小便不通,服药虽多,不见效,以炒盐熨脐下,须臾即通。然关阴已,服巴豆、甘遂、大黄、轻粉之类太多,即暴通利而损人,尤宜详之也。

可温证

大法冬宜温热药。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宜四逆汤温之。(方在四逆证中。)

下利,其脉浮大,此为虚,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大,因尔腹鸣,宜当归四逆汤温之。(方在四逆证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