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15日-21日,是第2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近期,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和陈万青教授牵头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的权威论文,揭示了23种与中国常见癌有相关性的致癌风险。 数据显示,在20岁及以上成人中,每年有103.6万人死于上述23种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种癌症,占全部20岁及以上癌症死亡人数(约为229万人)的45.2%。而防控好这23种致癌因素,有51.2%的男性癌症死亡和34.9%的女性癌症死亡,可以避免。 在性别上,男女重点需要防控的因素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对于男性,主动吸烟是男性的首要致癌因素,其次为乙肝病毒感染、水果摄入不足、饮酒和PM2.5暴露。对于女性,水果摄入不足、乙肝病毒感染、主动吸烟、体重超重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女性的主要致癌因素。 如果以下这23种致癌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不仅防癌控癌,也有利于一些其他疾病的防控。 最需防范23种致癌因素 ▼ 科学抗癌,除了日常防控好这23种因素之外,还应关心自己的身体,识别癌症早期的16个信号,当身体出现预警信号时,及时就诊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期是非常有帮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