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潜传

 p0oouuu 2019-04-17

梁潜,字用之,泰和人。洪武末年,考中乡试,被授予四川苍溪县训导,因受推荐任为四会县知县,又改任阳江、阳春知县,都以廉洁平易著称。永乐元年(1403),被召回修撰《太祖实录》。书成之后,被授予修撰。不久兼任右春坊右赞善,取代郑赐任《永乐大典》总裁官。皇上幸临北京,屡次以驿传召他赴行在所。十五年(1417),皇上又幸临北京,太子监国。皇上亲自选择侍从大臣,翰林院独有杨士奇,以梁潜为副。有个陈千户,擅取民财,有令旨把他贬到交趾。数日后念他有军功,宽宥了他,放他回来。有人向皇上进谗,说:“皇上所贬的罪人,皇太子宽宥他了。”皇上大怒,诛杀了陈千户,事情牵连到梁潜和司谏周冕,把他们逮到行在所,亲自审问他们。梁潜等人都照实回答。皇上对杨荣、吕震说:“此事岂是由梁潜而起?”但终于没有人为他们辩白,结果他们都被关进监狱。有人诬陷周冕放恣,遂将他和梁潜一起诛杀。梁潜的妻子杨氏伤痛梁潜死于非命,绝食而死。                              

梁潜 

梁潜(1366~1481),字用之,号泊庵,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梁家人。历任四会、阳江和阳春知县,以为政清廉著称。

人物简介

梁潜(1366-1418),字用之,江西泰和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翌年任四川苍溪县训导,后被荐任四会知县。在任期间,爱护百姓,铲除积弊,崇尚宽厚政治,治理民政更为勤恳。稍有闲暇,就到学舍教授诸生学业。执政年余,百姓诚服,争讼平息。流徙在外的人纷纷回来,数以千计。

梁潜曾先后调任阳江和阳春知县,均有政绩。每任将要离去时,百姓都群出挽留,道路满塞,许多人流泪惜别。永乐元年(1403),召修《太祖实录》。书成之后,被提为翰林院修撰。不久,兼右春坊右赞善,代郑赐总纂永乐大典》。明成祖巡视北京,屡派驿使召为随从,多有赞许。永乐十五年(1417),成祖再巡北京,由太子高炽监国,成祖亲自挑选杨士奇和梁潜为太子侍从。太子高炽送给潜诗一首:"侍从有嘉士,朝端斯得人。夙昔自卿至,接见言益亲。旦夕恣论纳,岂独词华新。仲冬风日暄,和气如阳春。湛湛樽中酒,欣然对良晨。"称赞梁潜不但文章清新,而且品德优良。

廷臣陈千户擅取民财,成祖下令贬谪交趾。数日后,太子念陈有军功,赦罪放回。皇帝知悉,非常震怒,立诛陈千户。此事牵连梁潜,也被捕下狱。由于无人替他辩白,终被处斩。

梁潜有著作《泊庵集》十六卷行世。

史书记载

梁潜,江西泰和人,字用之。洪武要举于乡,历知四会、阳江、阳春诸县,有治绩。永乐元年(1403),召修太祖实录,擢翰林修撰,代为《永乐大典》总裁。官至翰林侍读右春坊右赞善。十五年,成祖赴北京,与杨士奇留辅太子。谗者诬太子擅宥罪人,事连潜,下狱死。作文纵横浩翰,风格清隽,学者号泊庵先生。有《泊庵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