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数游戏中新奇的道具——透过你我看到了过去

 860277 2019-04-17

玩游戏时我常常会惊叹于设计师强大的脑洞,除了陶醉于地图关卡的精妙设计,不同游戏一些独有的新奇道具也会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道具除了增强玩家的游戏体验,帮助玩家解决谜题之外,对于游戏的整体塑造来说也是不可或缺。于是就想做个新奇道具系列,带大家看看各个游戏中都有些什么有意思的道具值得去仔细玩味。

那么我就从我最熟悉最喜欢的新奇道具开始给大家讲起。这一次的新奇道具系列主要介绍的是那些可以看到过去道具(涉及游戏有:《羞辱》、《空洞骑士》、《观察者》、《生化危机7》、《巫师3》、《恶灵附身2》)。这些道具是游戏剧情的扛把子,帮设计师填满剧情,补足人物形象,塑造好世界观。

机械心脏——《羞辱》系列

9.6

羞辱

  • ¥34

  • Steam

  • ¥39

机械心脏来源于《羞辱》故事开始就被刺杀的女王,由界外魔创造并赠予科尔沃·阿塔诺。机械心脏作为科尔沃最基础的道具,主要用来透视鲸骨的位置。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还可以透视人背后的真相并娓娓道来地图上的故事。心脏的操作应该是大部分游戏道具中最简单的了,只需要拿出来便可完成透视,对想要读心的对象点击右键就可以听到心脏说话。

机械心脏

虽然大部分玩家只会把他当做一个鲸骨收集器,但实际上机械心脏起到了一个任何道具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了解隐藏的剧情。其实在《羞辱1》中,游戏并没有明确机械心脏的归属者,但当你对道德使用心脏的时候,它会说:“为什么你要带我来这里?难道我应该原谅这个男人所做的事情吗?”其实从一定程度上已经向玩家暗示了机械心脏来自于女王。

机械心脏英文介绍

而当你将心脏对准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次,你会知道越来越多的秘密。机械心脏之所以可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他把游戏剧情的细节融入到游戏里,而不是把他们以纸质文字形式藏匿在地图角落。当你聆听心脏的声音时,你能知道秘密,追溯过去,更能从心脏的语气中听出女王也就是主角妻子此时此刻的心情。他让剧情细节影响了玩家的在游戏中的行为,给玩家带来了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梦之钉——《空洞骑士》

9.8

空洞骑士

  • ¥42

  • Steam

  • ¥48

梦之钉来源于辐光的梦境魔法,由老蛾子交给主角收集梦之精华。在我拿到梦之钉的那一刻我以为我拿到的是尚方宝剑,但就在我对一个弱不禁风的小虫蓄力砍击时才发现,梦之钉原来根本没有伤害。梦之钉的魔法来自于梦境,因此他的作用也不过是让玩家进入别人的思想中。

梦之钉在游戏前期仅仅只能用来收集梦之精华,到后期才能有传送的能力,当然他也是玩家能否走到真结局的关键。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所有秘密大门的钥匙。在《空洞骑士》中,NPC的对话或是收集到的线索都是简单的只言片语——不是没说完就是支支吾吾的,十分苦涩难懂。而梦之钉就是玩家挖掘整个圣巢秘密的万能钥匙。

白宫大门

辐光的感染蔓延了整个圣巢,虫子们的行为早就已经不能代表他们的思想。当主角用梦之钉一次又一次划开NPC、敌人或是躺尸,就能得到一句来自他们心中的话。商人表面对金钱无尽的贪婪外表下其实保有对徒弟们的深深的关切,死去的士兵弥留之际还是对王后的不放心,而当圣巢的文明都化为虚无时大臣们还在问他们的王到底在哪?

保护王后

如果说机械心脏是以一个第三人称的角度在讲述别人的故事,那么梦之剑则是读出了每个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空洞骑士常常能配合他哀婉的音乐,让人切身感受到这辉煌圣巢没落的无限悲哀,那是每只虫不想说或是来不及说出的苦衷。

老蛾临终

录影带——《生化危机7》

9.4

生化危机7

  • ¥124

  • Steam

  • ¥142

录影带遍布在《生化危机7》中格式各样的豪宅里,由不同的人拍摄并留下,数量并不是很多。每个录影带的一开始都是以第三人称视角也就是摄影机的角度拍摄的。但很快,玩家被会带入一个人的视角成为他,在录影带中进行游戏。除了伊芙琳强制要求米娅看的录影带外,剩余的玩家都可以选择看或不看,也可以随时退出录影带,回归现实。

生日快乐录像带

在《生化危机7》的Demo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录影带将会在游戏本体中被大量运用。他最主要的作用当然是提示玩家完成解密。这个道具强大的地方在于,他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回到过去。玩家播放录影带后可以在其中自有探索,观察这个房子某些房间的过去,事实上也串连了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玩家更清楚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最后一卷录像带

在电影《杰莎贝尔》中,电影利用录影带中过去的人与观看者的诡异互动来营造惊悚感,这一效果同样也是《生化危机7》想要达到的。在你看到录影带中人物在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惨死后,你会本能产生一种忧虑,担心历史的重演,从而压迫你的内心,给你带来恐惧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经历被事先告知过的高能时,反而表现出更紧张不安的情绪。

电影《杰莎贝尔》截图

通讯器——《恶灵附身2》

9.2

恶灵附身2

  • ¥173

  • Steam

  • ¥199

通讯器来源于《恶灵附身2》由奥尼尔交给主角塞巴斯蒂安作为探寻不明噪点的媒介。从外表上看他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传呼机,但他除了方便主角和奥尼尔交流推动剧情外,还有可以通过探寻不明噪点开启支线任务。通讯器可以找到判断噪点的方向,与噪点共振后,塞巴斯蒂安就能发现死去的人留下的遗言,了解合欢镇的一切付之一炬的真相。

残影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道具,事实上是《恶灵附身2》区别于《恶灵附身1》成为一个自由度更高的游戏的关键。游戏在已经满目疮痍的世界中展开,存活的NPC屈指可数,可是支线任务往往需要从不同的NPC身上接去经由不同的提示进行完成。通讯器能重现死人临终前的影像和他们的对话,这一点上很好的弥补了恐怖游戏中NPC不足难以开启支线任务,建立自由度的缺点。

地图上的噪点

同样这个道具将过去发生的事情用有声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不像《恶灵附身1》中需要收集信纸进行枯燥的阅读来了解主角过去的遭遇。塞巴斯蒂安也会根据看到的景象作出合理的反应,大大加强了主角形象以及Stem世界观的塑造。让即使是没玩过《恶灵附身1》的玩家也能完整地体验到《恶灵附身2》的故事剧情,随塞巴斯蒂安看淡生死,一同在合欢镇感受这场末世救赎。

精神审问线——《观察者》

8.6

观察者

  • ¥77

  • Steam

  • ¥88

《观察者》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人与智械合一的时代,主角身为一名警察拥有可以对死者进行精神审问的权限。他可以从自己机械的那一部分抽出线接到死者的身份芯片上来找看到他们死前的生活以及临终前的影象。大家可能觉得这是一种能力而不是道具,但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智械的部分还是身外之物且可以替换,因此在这里我把他也算作一种道具。

受害者

在接上芯片后,因为受审人大部分都是惨死的,所以看到的影像并不是清晰合理的,而是混乱无序,饱含了惊恐和愤怒的。玩家需要从死者破碎的记忆中找到正确的时间线,梳理清楚死者死前的经历以及凶手的长相,还要保持清醒不在死者的记忆中迷失。

精神审问接线充分体现了在《观察者》那个时代,高阶级层对低阶级层拥有绝对的隐私侵犯权。政府对每个阶级的掌控也达到了空前的强大,在每个公民还迷失在依赖智械的生活里时,他们已经被智械吞噬了。这个道具把恐怖元素和剧情理解糅合在了一起,他对一个人的剖析也不再是之前那些道具仅能给到的只言片语,而是全部!他们杂乱无章却完整,他们苦涩难懂却真实。主角在其中也失去了主观臆断的机会,所有呈现出来的都无比客观,都是不夹杂任何情绪事实。

不同于其他的新奇道具,精神审问线没有给玩家带来挖掘他人秘密的快感,反而引起了玩家的反思——当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候是否还存在纯粹的私密信息?

昆特牌——《巫师3》

9.8

巫师3:狂猎

  • ¥110

  • Steam

  • ¥127

说起《巫师3》可以看见过去的道具,大家一定觉得是梅兹交给杰洛特的魔法灯。毕竟它在老鼠塔的任务中可以照出亡灵的影像,很像是《恶灵附身2》中通讯器的功能。但昆特牌的设计精妙除了体现在他的玩法有趣外,还体现在他很符合《巫师3》的世界观。

昆特牌

昆特牌上的每张图片都来源于《巫师3》游戏中的角色,他也十分合理的把牌分为了4个种族,每个种族也都有各自的首领。卡牌的职能甚至也和卡牌上人物的形象十分契合。比如丹德里恩是一个吟游诗人,他没有什么战斗力却是大家的好朋友,因此他的卡牌的攻击力较低却能给其他卡牌增加攻击力。迪科斯彻形象则老奸巨猾,永远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所以他是一张间谍卡。再配合卡牌下对于这个人物的描述,这个人是怎样的人,会做怎样的事玩家都能一目了然。

丹德里恩的昆特牌

众所周知《巫师3》是有前两部作品分别叫《巫师1》和《巫师2》的,可是大部分玩家没有接触过前作,这就导致很多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只有一面之缘的角色有时甚至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昆特牌虽然只用了一句话对这个人作了再简单不过的评价,但他引起了玩家们的好奇。比如最经典的弗尔泰斯特那句:“男人爱上他的妹妹是一件美丽而又自然的事情。”就会让有兴趣的玩家去主动去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人物的生平经历。自然不用说昆特牌还给了在《巫师3》中存在感极低的松鼠党更多登场的机会了。

弗尔泰斯特

这一期的新奇道具大盘点就是这些内容啦!这是qqd第一次作一些有意思的尝试,希望大家能喜欢!如果你也对某些游戏中的道具感到印象深刻,就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哦!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就会有下一期啦!我是qqd,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