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台FAST超算中心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Telescope,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FAST对庞大太空数据的采样及分析,需要快速、高效的高性能计算能力。 因此,国家天文台采用中国电信天翼云的超算中心服务,整合并分析海量高速存储数据和高速计算单元,为FAST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超强“天眼大脑”解锁浩瀚宇宙 著名科幻小说《三体1:地球往事》中,主人公凭借射电望远镜,就可向宇宙深处发出人类信号,还因此引发了一系列与三体人的故事。 这样的科幻故事原本只是人类的想象,如今科技已将其变为现实。 FAST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射电望远镜。 它与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综合性能提高了约10倍。 FAST建成并试运行1年多以来,就已经发现了多颗被称为“宇宙神奇天体”的脉冲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使用自己的望远镜找到新的脉冲星。 脉冲星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此举无疑为我国进一步探索宇宙打了一针“强心剂”。 这样的科研成果绝不是“一蹴而就”,其背后是体量庞大的采样分析和精密的数据计算的结果。 预计到2025年,数据采集量将达到每年上亿TB。庞大的数据体量,在收集、存储、分析等各环节,都带来了巨大的技术难度。 因此,国家天文台决定与天翼云来一场“跨界合作”。 一个是云计算“国家代表队”,一个是国家天文台,两者的合作会碰撞出哪些火花? 天翼云无疑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超级计算大脑”的角色。 国家天文台通过天翼云物理及服务、GPU云主机、分布式存储、infiniband网络等技术,迅速搭建起了拥有“超级计算大脑”的超计算中心服务。 该超计算中心服务采用的是唯一支持上百Gb的Infiniband网络和基于该网络的Lustre高性能并行文件处理系统。其单个OSS存储节点读写带宽最高可达到2TB/s。表现优良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强大的数据扩容能力,适用于众多数据并发、大文件读写的场合。 不仅如此,超计算中心服务还搭载了堪称“地表最强”的NVIDIA Tesla V100 GPU加速卡,其总体综合能力已经处于业界性能最优行列,不仅可以满足海量的太空数据实时上传、存储、采样分析,还可高效整合高并发量的太空数据和计算单元,让海量的价值数据得到充分利用。 优秀的科学成果,需要严谨的科学技术为保障,每一个太空数据信号和图片视频都是不能错过和丢失的。 中国电信天翼云得到了工信部数据中心联盟可信云认证,数据存储持久性达到13个9。 数据的安全存储,让FAST焕发出真正的价值。此外,作为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运营商的中国电信,在各天文台之间建立起数据传送的“VIP通道”,让各天文台实现了云端数据的共享及便捷读取。 FAST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射电望远镜领域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国家天文台和天翼云的跨界合作,则让这个“观天利器”有了更便捷、更优质的应用场景。当中国科研跑在了云端,迎来的必定是一个中国自主大科学装置的发现时代。 ▌ 用户痛点
▌ 解决方案
▌ 客户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