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ST:射电望远镜的世界之最

 SC开卷 2018-01-10

  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计划建造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它的设计和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听说FAST有三个最牛的创新,你造吗?

  1、利用独一无二的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地台址。

  2、应用主动反射面技术在地面改正球差。

  3、轻型索拖动馈源支撑将万吨平台降至几十吨。

  好了,这么严肃的问题还是请灵魂画手超哥,解读一下吧。

  三项创新!


灵魂插画 / 张超

  关于FAST的那些事

  1993年,日本京都,国际无线电科学联合会(URSI)大会正在这里筹谋21世纪初的射电天文学发展蓝图。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荷兰、俄罗斯、英国、美国10国天文学家分析了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的发展趋势,为观测不同宇宙距离上的中性氢,提出了建造下一代大射电望远镜LT的倡议。LT将是一个总接收面积1平方公里的射电阵(1999年,LT易名为平方公里阵SKA)。

  科学家们期望,在电波环境彻底被破坏之前,真正看一眼初始的宇宙,弄清宇宙结构是如何形成和演化至今的,只有大射电望远镜才能帮助人类实现这一梦想。如果失去这一机会,人类就只能到月球背面去建造同样口径的望远镜。在这一背景下,原北京天文台提出了利用中国西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建造阿雷西博型LT的中国方案,最初起名为KARST。

  在这一背景下,原北京天文台提出了利用中国西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建造阿雷西博型LT的中国方案,最初起名为KARST。1995年11月,以北京天文台为主,联合国内20余家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了“大射电望远镜”中国推进委员会,由南仁东研究员任主任。

  在FAST投入运行前的五年时间里,中国射电天文界应该利用现有的设备,在与FAST相关的领域取得国际上领先的成果,为FAST运行作科学上的准备。因此,FAST工程成立了科学部,并获得科技部973项目支持,目的是培养射电天文人才并进行早期科学目标研究,以期在FAST建成后能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取得重大成果。经过5年半的建设,2016年7月3日,FAST工程最后一块反射面板吊装完成,标志着望远镜主体工程完工。凭借500米的口径、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接收面积,它不仅将在尺寸规模上创造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新世界纪录,而且在灵敏度和综合性能上,也将登上世界的巅峰。

  在未来,FAST将根据以下科学目标展开观测,为人类获取关于宇宙的新知:1、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2、观测脉冲星,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3、主导国际低频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获得天体超精细结构;4、探测星际分子;5、搜索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