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军的成名绝非一朝一夕 源于他对绘画的喜爱和执着 因此,说他是中国超写实代表人物 一点不为过! 冷军成名作 ▼ 肖像之像——《小罗》 限时免费领的中央美院教学 公众号回复“中央美院”,100G中央美院高清素描、色彩、速写教学免费下载 ..................................... 局部 局部 2007年,冷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画了一幅震惊中国美术史的肖像画《小罗》, 这幅作品在文化部主办的 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中获得画院奖。 即创下了3136万的拍卖价格新纪录。 该作品真正达到了“细腻而不腻, 逼真而非真”的大师水准。 局部 局部 油画家冷军,因为一幅画,拍卖了6000万,而一举成名。 这个成名,是指我们这些圈子外的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画家。 下面这幅就是6000万的油画。 如果,不告诉你这是油画,谁都会把它当成一张放大的照片。 其实,这就是写实油画,在中国走这种具象而且写实的油画家不多,画抽象画需要更高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至少没有人会拿油画和实物进行比对,不用给别人一个画得像还是不像的评判权。 有很多人说,画成这样不如直接用相机拍照,没有意义。 也有人说:就像我们吃饭,白饭就能吃饱,还炒菜烹饪干嘛,所以说:“画写实画不如直接拍照“的观点是没有意义的。 ▲冷军的油画作品 所谓的抽象派,就是画家想画心里想的东西,而不是眼睛看到的东西。 客观上说,大众对艺术的审美,大多是看不懂画家画的是什么的,也就无法怎么来评判画得好坏。所以,在19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作为世界艺术中心的法国,油画家们都把画笔扔进了马桶,绘画根本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的造型、色彩等技巧。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抽象派的绘画作品 ▲抽象派的绘画作品 由此,艺术评论家就说写实绘画已死亡! 但是,没想到一直有一批画家,致力于写实绘画,学西方学院的古典油画技法,讲究造型、色彩、光线等,还有油画颜料的自行调配技术,以及一幅油画从大底色到一遍遍打磨,到最后完成,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 冷军作为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写实油画巨擘之一,以其独到的构思及非凡的艺术技巧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冷军对待艺术的方式是独特的,他是个尽精微者,一直行走在自己设计的轨迹上。他的作品依托其强大的语言控制和表现能力,往往包含着复杂深邃的隐喻。 “我是画我眼睛看到的,是我灵魂跟你的一种互动过了以后转移到绘画上面的,完全和照相机什么的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是相反的,我特别主观。超限绘画即超越限制,就是任何一个东西都有一个限制,油画材料也有。”——冷军 2017最新写生 “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油画创作,在现在这种风格油画创作之前,我是做表现主义和现代艺术。” 那个时候西方的现代艺术引进中国,年轻人对这种艺术的接受度很大,在中国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现代艺术运动,这样的艺术直接表达了艺术家内心的直抒胸臆的冲动。所有的艺术学院都开始接受这种思潮,我也不例外,我也是其中一员,但是当时我在学校学习的是19世纪的西方写实绘画。 冷军 光头强肖像 2016年 布面油画70×30cm 一次偶然的契机,让我又重回到了写实的绘画形式。1988年左右武汉的“中南艺术节”中有一个美展,委托当时的武汉市美协办,武汉画院卢老师聘我担任评委,当时评委要交一件作品参展。而当时因为我正在搞当代,没有现成可以参展的写实的作品。于是我临时在屋里摆了一组静物进行写生,一个下午的时间我就完成了,画完后自己感觉还不错。 肖像之相—小唐 2007年 第二天,我又把这组静物变换了一下,变成另一组,画了两天。我想,昨天半天画完,怎么这次要画两天呢?然后又摆了第三组竞然画了一个星期,第四组大概画了半个多月。就是这样,一张比一张画得慢,但一张比一张画得好、画得深入。大概断断续续地连续画了大半年的时间,总共画了五、六张,画到最后几张的时候就极其深入了,但是没有现在这么精准。后面还有几幅被朋友拿到加拿大卖掉了。 后来因为办理去日本留学,停止了这方面的创作。日本留学没办成,我去了深圳和珠海,在动画公司工作。1991年元月我回到武汉,被聘为武汉画院院外画家。7月《马灯的故事》获得全国美展的铜奖,这样“超写实”的样式基本上就形成了。我觉得艺术就是这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生成过程,现在回忆起过去,这种风格形成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后来89年以后就没有呆在武汉,去了南边的一些城市,广州、深圳、珠海,就没有画画。91年又回到武汉,又开始画画,回武汉后就被聘用,我就开始了我的正式的油画创作。 有人认为我画的是什么超写实,照相写实之类,我根本不承认的,我只是用传统方法画的更深入罢了。美国的照相写实主义作为一个画派在美术史上的存在是有价值的,他们的观念和画法与我却是完全不同。” 2012 和秋 40x80 2011雨香40x80 2012 雨后 70x50 天光 2009年作 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2005年作 油画作品 2003年作 五角星1999年130X130 香花与毒草1997年60x50 世纪风景之四1996年200X105 丰碑1994年作 祭器 1993年作 网—关于网的设计1993年180X130 世纪风景之三 布面油画 200×105cm 1995年 文物-新产品设计1993年97×126 瓷罐 1991年作 马灯的故事 1991年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