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回顾了2019年一季度组蛋白修饰的亮点研究:(【盘点】2019年一季度组蛋白修饰重大学术研究),今天继续给大家带来近期外泌体蛋白组学研究的热点文章! 外泌体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在生命机理研究与临床医学运用中备受瞩目。今天介绍的第一篇为今年1月发表在Nat commun杂志的,揭示了外泌体诱骗B细胞来保护肿瘤的调控机制。第二篇为Nano Letters报道,复旦大学研究团队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发用于靶向RA的巨噬细胞衍生的微囊泡包被的纳米颗粒给药系统。第三篇介绍了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钱小红教授团队基于磷脂双层和TiO2之间特异性相互作用开发出简易血清外泌体分离新策略。第四篇发表在Oncogene,运用蛋白组学揭示缺氧诱导的肿瘤外泌体促进癌症发展的分子机制。 精选 01 Nat Commun:王牌特工!外泌体诱骗B细胞来保护肿瘤 在大多数肿瘤类型中都有发现B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应答,研究发现肿瘤分泌的外泌体可能对适应性和先天性抗肿瘤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然而体液免疫反应在癌症中的功能意义尚不清楚。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发现外泌体是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B细胞靶点,可减弱针对肿瘤细胞的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 PDAC细胞外泌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研究人员通过对血浆源循环抗原抗体复合物、癌细胞系和血浆源外泌体的整合蛋白质组学分析(组学研究策略),揭示了PDAC体液免疫应答相关抗原(TAA)的种类,并鉴定了诱导抗体应答的肿瘤抗原和外显子标志蛋白。PDAC细胞衍生外泌体中蛋白质含量与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存在显著重叠,能够与血浆中循环免疫球蛋白结合。研究提供了外泌体诱骗功能的证据,外泌体可减弱 针对肿瘤细胞的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 参考文献:Michela Capello, et al., 2019, Exosomes harbor B cell targets in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and exert decoy function against complement-mediated cytotoxicity. Nat Commun. 原文链接:https://www./articles/s41467-018-08109-6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该论文 精选 02 Nano Lett:蛋白质组学研究开发类风湿性关节炎靶向递药载体 向类风湿性关节炎(RA)部位靶向递送治疗剂一直是一项长期挑战。近日国际专业学术期刊Nano Letters(IF=12.080)报道了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运用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开发了用于靶向RA的巨噬细胞衍生的微囊泡(MMV)包被的纳米颗粒(MNP)。 受巨噬细胞的内在炎症靶向能力的启发,研究人员应用细胞松弛素B刺激巨噬细胞MMV分泌,并通过iTRAQ定量蛋白质组技术分析其MMV的蛋白质组谱,发现MMV膜蛋白与巨噬细胞相似,表明MMV可以表现出与靶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巨噬细胞相似的生物活性。体内体外实验证实,微囊泡(MMV)包被的PLGA纳米颗粒(MNP)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中显示出显著增强的体内靶向作用。 MNP可靶向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进一步的靶向机制研究中,研究人员根据蛋白质组学分析等技术,揭示了Mac-1和CD44有助于MNP的突出靶向作用。将模型药物他克莫司(tacrolimus)包封在MNP(T-RNP)中显著抑制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展。研究表明MMV是一种有前景的材料,可用于模拟巨噬细胞,MNP是一种有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靶向和治疗仿生载体。 参考文献:Li, R., et al., 2018, Expressway to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Macrophage-derived Microvesicle-Coated Nanoparticles. Nano Lett.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8b034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