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04-17

阳气就是人体的真气,也就是中医学中所说的元气,真元,元阳。《黄帝内经》说:“阳化气,阴成形”。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人体的阳气所化生的,阴气化生了人的形体。人体若没有阳气,就象是一个空的躯壳,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也就是根本就没有生命的存在。阳气虚损,人体的固护作用减弱,则身体也会受到外界各种邪气的侵袭,从而导致人体生病。所以养护人体的阳气是养生以及治病的根本。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人体的阳气会在活动的时候扩张旺盛,但如果太过亢奋、烦劳,最终会导致阴精耗竭。如果这种现象积累到了夏天,再加上暑热的灼损,就会发生“煎厥”病。夏天天气炎热,阴精这个水被火煎灼,慢慢就被煎干了,所以叫“煎厥”。这种病的主要证状是:眼睛昏蒙看不清东西,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这是一种什么病情呢?“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意思就是像溃决的洪水冲破了堤坝一样,汩汩洪流不可制止。“都”在《字通》作“渚”字,这里指防水的堤坝。形容“煎厥”病来势凶猛,无法控制。

《内经》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在发怒的时候,怒则气上,阳气上冲,血随之上行,血就会郁在头部,气血逆乱,淤积在头部就会使人昏厥,就会发生“薄厥”病。不仅如此,还会伤到筋。气血上涌,不能正常循行,筋就不能得到濡养,当然就受伤了。筋一受伤,肌肉就得不到约束,就会变得松弛,浮夸,肢体的运动就不可能自如,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瘫痪。阳气也就是元气来源于肾,是以肾中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而化生,具有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和温煦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的作用。若阳气虚损,则温煦作用减弱,固护失利,脏腑功能低下,腠理皮毛开泄,人体就容易感受外邪。故《内经》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高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人体阳气虚,气不能在周身流动时,就会“偏沮”,“沮”是湿润的意思,偏沮就是半身出汗、半身无汗。这是阳气受伤的结果,阳气保卫于外,阳气特别是卫阳之气是主管汗孔开合的,现在阳气不足了,不能温煦全身了,所以就半边有汗,半边无汗,进一步就出现偏枯竭,就是半边身子枯萎,半身不遂。

“汗出见湿”,汗出之后,毛孔张开,此时最容易被湿气所侵,如果用凉水洗浴,或受到湿邪的侵袭,汗孔会马上闭合,湿热郁留在腠理,这样就产生“痤痱”,生痤疮、轻的就会生痱子。痤为小疖,痱为疹子之类。“高粱之变,足生大疔。”“高粱”就是膏粱,膏粱厚味,即肥甘油腻的食物,吃的时间长了,就容易生疔疮。“足生大疔”,不一定是脚生疔疮,脸上、脖子上、身上也容易生疔疮,“足”在这里指容易,足可以的意思。多吃肥甘油腻的食物,会生湿、生热、生痰,体内的湿热、痰热,表现在外面就是疔疮。“受如持虚”好像拿了个空的器物去接受东西,很容易就能放入,所以特别容易感受外邪。“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劳动或运动出汗,加上受风,寒气迫近皮肤,汗毛孔堵住了,不能正常开合,积郁在里面而化为热,就会变成酒糟鼻子。“皶”意思是鼻尖有发暗红色疱点。郁积久了,就会发生粉刺,或者痤疮、疖子。这是吃肥肉或者油腻太重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湿气太盛,湿为阴邪,最易伤阳,故为导致阳气受损的结果。

《内经》又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阳气在人身体里,既可以养神,使精神充足,又可以养筋,使得筋骨柔韧。“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是指养神则精、养筋则柔。养神则使神气精明,养筋则使筋骨柔韧。如果阳气不足,皮肤腠理、汗孔就不能正常开合,寒邪之气就会乘机而入,会使人体筋脉拘紧,伸展不利,背脊弯曲、不能直立。“大偻”是曲背俯身的意思,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佝偻病。背为阳,因阴阳开合不正常,寒气入内,阳虚导致寒气侵入背部且陷于脉中,产生背部的佝偻。

人身的阳气,在白天的时候,是在人体的外部,太阳初升的时候,活跃于体表,中午的时候,阳气最为旺盛,太阳偏西的时候,体表的阳气,渐渐转移入里,汗孔也就随着而闭合。到晚上,阳气全部收敛于体内,在阴分循行,这时候,我们就应当休息,不要再去劳累筋骨,耗损阳气。晚上由于温度渐低,再加上空气的的湿度,就会产生雾气和露水,所以到晚上,因为身体的阳气固护作用减弱,所以尽量不要到野外,以防外被湿邪侵袭而得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