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互联网企业打造的公益活动,如蚂蚁森林,乡村教师,菜鸟绿色行动等样本绝对能算教科书级。 而近日,由聚划算拼团打造的“益起分享,越拼越快乐”公益活动也正式启动。而且聚划算也颇具走心(形式)地打造了一部公益广告片,一看到“公益、广告、聚划算”三个词,小编我立马提前备好了卫生纸,可看完这部公益广告,我却有点茅塞未开…… 作为一个主体为山区儿童的公益广告,常规的景象肯定是“贫穷的山村”“荆棘的山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孩子”,影片走黑白系风格……但这部不到一分钟的广告片里,却没有交代孩子们的困境,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分享快乐”。 晨光照耀在干净的学校,轻松的音乐伴随着物资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为当地学校的孩子带来了生活用品,孩子们穿着还算整齐的校服,轻快地步伐上学去,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彼此开心地分享着零食。 不造泪点不吸睛,聚划算为何反其道而行? 经过无数次的流量争夺战,吸睛为王已成为广告人的最高原则。如何迅速、有效地吸引尽可能多的注意力,已成为关系到一个广告乃至其代表的品牌能否被大众有效接收的重要条件。而聚划算却反其道而行,这部公益广告中,没有洗脑词,没有花里胡哨,甚至品牌露出都少之甚少,相比之前徐山争和马老师强强联手的淘宝贺岁片,这部公益广告更为单调许多。 一部简单的广告片伴随一次普通的爱心工程?并非这么简单。据悉,本次活动虽然是由聚划算策划举办,但500份爱心物品全由品牌捐助。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聚划算拼团参与分享,也就是说,本次活动聚划算拼团重要的是提供一个理念和平台,而非物资。 中国慈善的阻碍,不是大家没有公益的意愿,而是没有公益的时间。聚划算推出“益起分享,越拼越快乐”公益活动跟蚂蚁森林用户积累“能量值”再转化到阿拉善沙漠的绿树有异曲同工之妙,让用户在线上不用付出成本就可以参与到公益,形成正面影响,在线下形成实际的捐赠。 从帮我砍一刀到为他们捐份爱 不得不说,经过多年的探索,“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这套模式,通过商业平台的力量,一方面帮助公益组织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工具提升用户的公益参与度,而本次聚划算又将它延伸到拼团领域。 拼团业务作为一种基于熟人之间的社交化电商传播,以低成本走流量的形式为生存依仗,“分享”为重中之重。传统拼团邀请好友帮忙砍价的行为让众多用户不胜其扰,常规平台在依靠社交流量崛起的同时,也严重牺牲了用户体验。 而本次聚划算却没有把拼团中心点放在诱导用户传播分享低价购买产品,而将这份“巨大流量”的端口放在了传播分享公益。当你点开好友的分享链接时,不再是帮他砍一刀,而是付出了一份真正爱心的助力,让用户明白,爱心无关时间与成本,每一次点击,每一次传播分享都在参与公益,其在使用产品时,也会感受到产品所附加的公益属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