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语出《史记·蒙恬列传》。名誉坏到了极点,名声在诸侯国之间传布的非常坏。 二、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语出《史记·滑稽列传》。此句以鸟喻理,精辟生动。本句中,“已”为停止的意思。打鸟不飞起来便算了,一旦飞来来,便能够直插云霄。不鸣叫就算了,一旦鸣叫,使人惊服。 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随着音乐的节奏高声唱了起来。两个人都很高兴,唱到动情之处,就一起痛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四、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语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我通过言语来评估一个人,我看错了宰予的为人。我通过容貌来评估一个人,我又看错了子羽的为人。 五、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 语出《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这句话即成语“人微言轻”的由来。这句话为司马穰苴所说,司马穰苴本姓田,是齐国田完的后代,只不过他是婢妾所生的儿子,是所谓的“众贱子”。由于后来他做了齐景公的大司马,掌管军权,所以被称为司马穰苴。 六、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有一天呈报上说他杀了四百多人,这一消息传扬出去,全城的人们都感到十分的害怕,每个人都十分恐惧。 七、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绛侯和东阳侯都是长者,他们两个人谈论事情的时候,都不怎么说话,如今人们却不这样做,难道是想去效仿那些喋喋不休的啬夫吗? 八、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 语出《史记·游侠列传》。怎么能够同那些庸俗的人在一起同流合污呢?使用那些庸俗的手段,去赚取好的名声呢? 九、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语出《史记·李斯列传》。泰山没有辞让那些细微的土壤,因此能够成就其自身的高大。大海也没有去折取那些细小的水流,因此能够成就其自身的深远。 十、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语出汉代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旦洗一次头发,多次握着湿的头发去招待贤能的人。吃饭的时候,要多次吐出口中的饭去会见那些贤达的人。 |
|
来自: 小桥流水1i79ra > 《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