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820字 阅读时间:3分钟 视频时长:2分35秒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我省南繁基地最忙碌的时候,来自江苏各地的种业专家都会聚集这里,开展育种工作。最近几年,南繁基地条件不断改善,服务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王爱民 现在选种规模比以前大了,水渠、用电、道路方面都比以前改善很多。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王才林 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从用地、用工、用水、机械作业、生活保障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给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我们可以把时间节省到科研上来。 除了育种设施和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基地还经常组织育种行业的专家、学者开展培训观摩,相互交流学习,推动育种品质的提升。 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王才林 近两年,省南繁南鉴站组织南繁人员进行培训交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打造我省现代种业千亿级产业调整优化育种方向,向优质、绿色、高效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良种选育之后,制种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伴随基地生产条件的改善,我省南繁单位的制种规模扩大了,安全性也提高了。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查军民 原来海南的田块都是小田块,现在经过整理之后,条田化管理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我们国审赣优735这个品种,在盐城生产的时候,我们的播差期是60多天,到海南来,播差期在一个月以内,很好地解决我们制种的安全性。去年生产的面积只有50-60亩,今年在400亩,接下来,计划明年搞1000亩以上。 自2015年国家南繁规划印发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南繁基地”的目标,扎实有序开展南繁基地建设和南繁南鉴工作,倾力将南繁基地打造成良种繁育的“硅谷”,截止目前,入驻我省南繁基地的南繁单位已有26家。 江苏省种子南繁南鉴站 站长 汤义华 建设好南繁基地就是按照国家和省南繁规划的要求,把南繁基地打造为省内集中的创新平台;管理好南繁基地就是确保生产安全和与育种材料安全,确保生物安全;利用好南繁基地就是在南繁季节满足省里南繁单位的需求和开展种子纯度种植鉴定,在非南繁季节,促进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 来源:《走进新农村》254期 |
|
来自: 昵称37581541 > 《农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