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神经官能症 咽神经官能症属于中医的“梅核气”范畴。其病是因情志波动,气机不畅所致,临床上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时发时止为特征。 一、诊断 1.以咽中似有梅核或炙脔,或其他异物梗塞感,并随情志波动而发作为主要症状、 2.一般见于成人,多见于女性。 3.对咽喉、食道及其他有关器官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 二、治疗 1.痰气互结 主证:咽中如有炙或其他异物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时作吸气、呃逆、恶心、泛泛欲吐,胸脘胀满。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 用方1、二陈汤加减:陈皮、制半夏、茯苓、白术、枳壳、苦参、苍术各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冰硼散:每日数次,每次适量,慢慢咽服。 2.肝郁气滞 主证:咽中梗阻感,嗳气频频,或作呃逆,胁下胀闷,嗳气后稍舒。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用方1、香苏饮加味:制香附、陈皮、枳壳、紫苏、法半夏、沉香各10克,黄芩、竹茹、甘草各6克,生姜3片,红枣6枚。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逍遥丸:每日2次,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 3.心脾气虚 主证:咽中异物感,不思饮食,口中无味,面白神疲,少气懒言,或时时悲伤欲哭,夜寐不实,易惊醒或惶恐不安,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益心脾。 用方1、归脾汤加减:炙黄芪、党参、当归各12克,枣仁、茯苓、白术、桂圆肉、木香、远志、白芍各10克,陈皮、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八珍冲剂:每日2次,每次1袋(8克),开水冲服。 三、防护 1.避免悲怒忧思等过度情志变化,保持心情舒畅。 2.了解病情变化,增强治疗信心。 3.忌食辛辣香燥食物,忌烟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