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家里独生子女出国后不愿意回国,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

 老船长430 2019-04-17

阅读本文需要有三个前提:一是独生子女;二是子女已定居国外,且不想回国;三是子女在国外已获得公民身份,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四是父母逐渐年迈,且身边亲人不多;五是父母以不适应海外生活为由,希望子女回国效敬父母。有这五种情况者,恭喜你可以往下阅读了。


现在,家有儿女在国外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这些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随着部分孩子们开始扎根国外,并且形成了木以成舟的事实,此时,有些父母们却反而不淡定了!

有些父母开始打“亲情牌”、“爱国牌”、“孝顺牌”……,不断向儿女们“诉苦”,希望儿女们能回国“尽孝”。

还有很多“孤巢”老人,怕受到邻居、亲属们的讥笑而劝说在国外已经安家工作的儿女们回家,并以自己在国外生活不习惯为要挾,使儿女们左右为难。

那么,作为已经开始步入老年的父母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孩子们在国外定居的现实,理性的选择自己的晚年居所和养老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父母们难以权衡的难题!



我个人认为,面对儿女决定在国外定居的现实,需要改变的不仅仅只是儿女,更应该改变的是父母自己!

因为,既然当初选择了让儿女去国外,就应该考虑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儿女们现在的幸福和快乐,才是父母的最大心愿,也是父母唯一的选择依据。

如果孩子希望回国,家长应该欢迎;如果孩子愿意并能留在国外,家长更应该支持!

其实,儿女在哪儿生活都有利有弊,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是怎么认为的,要知道孩子们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孩子们不管在哪里,都会自己找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只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轻易的跟随别人,也不轻易的放纵自己,自由的活着,父母理应放心和快乐。

孩子只有到了国外,自然会明白人生不止有一种活法,“和别人的孩子不同”也并不是不好的。如果孩子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他们也会乐在其中。

在国外,没有人对你的孩子人生指手画脚,做孩子们想做的、爱做的事,随心而活。这不正是年轻一代所向往的生活吗?

在国外,孩子们可以选择去尝试不同的事,接触不同的人,只要他们开心就好。这不正是当初父母们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初衷吗?

现在的所谓老人,也都不过50-60多岁,很多甚至都是60-70年代的大学生。其实也都是刚从年轻走过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本身就是见过世面的知识份子,外语、生活、经济、开车等都不成问题。

再说,换一种生活环境,又可能给父母们增长更多的知识,见更多的世面,有什么不好?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跟随孩子重要的是家庭团聚的欢乐,而不是去粘着孩子求赡养!

另外,现在老人的故土在哪里?传统意义上的家乡早已不再存在。现在,国内孩子们大学毕业后,很多也都留在大城市工作,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不也都是离开乡村去了北上广和中心城市吗?

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父母在哪,最终都得随孩子,孩子才是父母永远的牵挂,而不是一味的去让孩子牵就父母。老观念才是父母们阻碍年轻孩子们发展的最大障碍!

对于孩子是否该回国这个问题,也千万别拿什么“伟光正”、“爱国主义”说事。家、孩子、父母,是一个具体的、生活的情感生活,自我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需要。

现在也很多人会说到,国内条件已经很好了,谁还去国外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即便中国的北上广已经很发达了,难道全国各地的小城市、乡村人都要涌入北上广吗?

另外,说这种话的父母也否定了一个基本的前提。既然你认为国家越来越好,那你为何还要送孩子去国外留学?如果自己都矛盾了,也就无法再谈什么为了孩子的前途了!

很多父母都会反复的强调,去了国外自己不适应,其实,这恰恰说明父母观念的老化。如果持这种观念的父母,本质上是不配当初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的!

我这里非常强调的是要改变父母观念,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孩子!今日之中国,发展虽然很快,但所谓老人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如果不加以改变,带来痛苦的则是孩子和父母双方!

当然,父母去国外也有个前提,就是孩子愿意留在国外,而且在国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再让孩子回来照顾自己的养老,岂不是眈误了孩子的前程?

在中国,很多家长总喜欢给孩子设计未来,这种想法在送孩子出国之初尚还可以,但在孩子去国外见过世面后,家长的这种设计未必适合孩子们现在的实际情况!

中国式父母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自己不喜欢学习,拼命要孩子学习考名校;自己不先努力适应国外的风俗习惯,却死活要孩子去国外读书。但父母可否知道:孩子不是你养的一个宠物!比如,有父母原以为,先送孩子去国外镀金,学成归国后再给他们找个体面的工作,成家生子。

殊不知,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他们完全有可能在国外生活四年后而产生新的想法,这时候如果父母再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决定孩子的未来,难免有些自作主张,反而剥夺了孩子们的自主权。

其实,孩子小时,父母在哪,家就在哪;父母老了,孩子在哪,家就在哪!尤其是现在的交通、通讯都十分发达,国外的养老条件也不差。为什么不能牵就一下孩子而改变自己?

人老了,只要有儿女陪伴,有孙子带养,有超市生活,有新鲜空气,有猫狗相随……有什么不好?小时候,孩子随父母,孩子也随父母而改变;大时候,父母随孩子,父母也应随孩子而改变。这就是亲情,就是轮回!

人老了,“山不过来,我过去,孩不回来,父母就过去”。这不是孩子自私,而是孩子自立。如果父母一味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导,反而拖孩子的后腿。如果用愚孝去绑架孩子,才是父母的自私。

人老了,也应该随时代而老,决不能倚老卖老。身子跨进了智慧化时代,脑子却还停留在60-70年代。现代社会,只要孩子想着父母,父母在国外照样也有能力养活自己: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人老了,宁静、和谐、安逸、团圆,就是幸福快乐的基础。什么方言呀、美食呀、亲戚呀、广场舞呀、打麻将呀……,可以放一放了。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换一种活法,何尝又不是一次新生?

记住:人终有老的哪一天,真正值得信赖的只有儿女,而给儿女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就是给父母一个美好的未来!

(未完待续一,更多的交流,可关注“定慧堂”)


(接上期二)

其实,中国的父母也许是世界上最关心儿女的父母,可惜很多父母的这些无私奉献大多是朴素的,而非智慧的;大多是利他的,而非利己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父母不能让自己智慧的活着,儿女又何以能安心? 这就是自己好,才能让别人也好的哲学逻辑。

为了儿女们的幸福,宁愿受苦受难,甚至包括生命。倘若父母若不能照顾好自己,且倚老卖老,不再学习求进,一个思想落后的父母,该如何面对现代化的国际社会?

可见,父母是活在别人的眼中,还是活在自己的心中?关键还需要父母们不断的提升自己,而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生存需要!

父母如何才能适应国外的生活,不仅是父母能否在国外获得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也是既做到不拖累儿女,又能够实现家庭团聚的重要保障!

首先,必须具有五个基础:大学毕业、经济自由、思想前卫、身体健康、爱好旅游;

其次,最好改变五个习惯:断掉关系、舍去传统、离开亲朋、虚化过去、消除顾虑;

最后,应该加强五大转变:学习外语、学做美食、学好驾驶、学会生存、学着宁静!

可见,父母能够在国外实现健康幸福的生活,不是什么样的父母都能做到和满足条件的。试想,你的孩子能够在国外安居乐业,不知在学习、语言、习惯、情感上付出了多少心血,年轻人尚且如此,年老人岂能一蹴而就?

所以,如果想去国外生活,不是国外不适合父母,而是父母不适应国外。做好任何事情,不经历风雨,不可能见到彩虹! 现代互联网已经让世界成为一个村,加上生活品质的提高和生命健康的保障,联系更简便,寿命更延长。

对于一个60岁的父母,也许生命才刚刚走过一半,再活一次,再生活一个全新的环境,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希望去国外与子女团聚的父母们,一定要有良好的事先准备,并且有刻苦学习,重塑自我的决心和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