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雪芹用三首诗埋下伏笔,暗示了林黛玉最终的下场

 江山携手 2019-04-17

在《红楼梦》的第三十四回中,贾宝玉在挨打之后,他担心林黛玉,于是派遣晴雯送去两条旧手帕,而林黛玉这个时候知道了贾宝玉的真情。于是连续写了三首诗歌,而在著名的《题帕三绝》之中就暗藏着二人爱情结局的一个大秘密。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这是第1首诗歌,写得也非常浅显,林黛玉在这首诗歌中将自己的心迹完全表明,她自问整日忧伤,眼里面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伤心泪水,这到底是为了谁呢?那肯定是为了贾宝玉。而此时收到贾宝玉的手帕,洞悉心里面的情愫都是为了贾宝玉,所以这才使得林黛玉而因此宽慰却又伤心难过。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这是第2首诗歌,林黛玉此时已经明白了贾宝玉的心意,但心中的伤心却更加难以控制,虽然说得到了贾宝玉的真心。但二人的爱情却并不能够顺心如意,林黛玉这个时候没有了父母为她做主,而王夫人又坚决反对二人的爱情,二人之间的爱情是两条手帕根本解决不了的一个大问题啊。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而最后一首诗歌和前面的两首诗歌风格完全不一样,这一次她不再写自己对贾宝玉的情愫,而是写自己最后的处境。她脸上的泪越流越多,她为何如此伤情呢?就是因为林黛玉知道二人的爱情无果而终了。一句“湘江旧迹已模糊”,林黛玉在此时引用女英,娥皇泪洒青竹的典故,用湘妃故事估计来影射潇湘馆在林黛玉的记忆中早已淡薄了,这表明在小说80回之后,林黛玉肯定就不在潇湘馆之中了。

后面的“窗前亦有千竿竹”,是来说自己的居所虽然说也有和潇湘馆一样的竹子,但已经是物是人非了,并且这一句也暗示林黛玉身边的人不是贾宝玉了。而最后一句“不识香痕渍也无”是在说林黛玉身边的人并不知心,不知道林黛玉为何而流泪。

林黛玉外嫁的事情是让很多人无法接受的,但是曹雪芹在其中留下了不少的线索,而这三首诗歌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但这正是二人爱情终结的一个体现。林黛玉最后远嫁他乡,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她是不是和贾探春效仿娥皇与女英同时嫁给了一个人的可能,最后不屈而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