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红玉与林黛玉:一样的春心,不一样的传奇!——读《红楼梦》第26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札记

 镇海中学魏建宽 2022-07-05 发布于浙江

写在前面的话:这篇札记,曾于数天前推出,因是初稿,自己重读时,觉得有好几处笔误,多了!于是删处,今天修改后,重新推出。

林红玉与林黛玉:一样的春心,不一样的春天!

——读《红楼梦》第26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札记

魏建宽

(红玉听了冷笑了两声,方要说话,只见一个未留头的小丫头子走进来,手里拿着些花样子并两张纸,说道:“这是两个样子,叫你描出来呢。”说着向红玉掷下,回身就跑了。 戴敦邦 

《红楼梦》,真是曹雪芹的呕心沥血之作!它的每一回都值得爱它的人细细品读!

第二十六回,写的就是两个名字中带“玉”的人的故事。

这两个玉,一是林红玉,一是林黛玉。

一字之差,命运却迥乎不同!

在第二十四回“痴儿女遗帕惹相思”的情节中,曹雪芹对林红玉的身世其实就有介绍——

“原来这小红本姓林,小名红玉,只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便都叫他'小红’。原是荣国府中世代的旧仆,他父母现在收管各处房田事务。这红玉年方十六岁。”

同样是人,名字中同样有“玉”字,只因林黛玉、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字,大家称呼林红玉时就不能叫她“红玉”,这样的理由在今人看来何其荒唐!林红玉是十六岁,年龄比贾宝玉、林黛玉要大啊,也就是说人家的爹妈给女儿起名时宝玉黛玉还没出生,人家又不是有意要冒犯贾公子、林小姐啊。但是在那个年代,林红玉不能被称呼为林红玉却又是那么的天经地义,谁叫你林红玉是“荣国府中世代的旧仆”林之孝家的女儿,奴才的名字怎能与主子的相同?这不是冒犯是什么?于是贾府的人就将她改称为“小红”。

不过,曹雪芹却对这个被侮辱、被损害、被践踏的小红送去了赞美!

曹雪芹笔下的名字中带“玉”字的人物形象,都闪耀着“人”的光辉!宝玉是,黛玉是,妙玉是,当然也包括林红玉!

林黛玉曾问宝玉“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宝,尔有何坚”,曹雪芹借此问表达了他对“玉”所具品德的内涵的理解。“玉”,是高洁,是智慧,是坚定,是坚韧。

这样的美德,在林红玉的身上也有所体现。

林红玉虽身为女奴,身为下贱,但她却有着清醒的自我认知与强烈的自尊。

曹雪芹于第二十回称林红玉“虽然是个不谙事的丫头,却因他原有三分容貌,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向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但她的想从怡红院往上攀的“妄想”很快就被秋纹、碧痕的冷嘲热讽打消了一半。

她要“向上攀高”,她想摸一摸怡红院的天花板有多高,这当然是人之常情,只是她的机会实在少得可怜。

她好不容易瞅得一个机会,才得以进得贾宝玉的内室,才得以接近贾宝玉,才递上了一杯茶水,结果事后就被秋纹、碧痕奚落痛骂吐口水——

“没脸下流的东西!正经叫你催水去,你说有事,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朽!”

贾宝玉中了邪魔,一病就是三十三天,精心服侍贾宝玉的丫环群体中,也有林红玉。宝玉病愈,贾母对这些丫环也“按着等儿”进行了奖赏,可是林红玉在受赏榜单上连名字影儿都找不到,这让比林红玉更卑微的小小丫头佳蕙也为之打抱不平——

“我们算年纪小,上不去,我也不抱怨;像你怎么也不算在里头?我心里就不服。袭人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说良心话,谁还敢比他呢?别说他素日殷勤小心,也拚不得。可气晴雯、绮霰他们这几个,都算在上等里去,仗着老子娘的脸面,众人倒捧着他去。你说可气不可气?”

林红玉下面回应小小丫环佳蕙的话,真是精彩,成了她的“个性名片”——

“也不犯着气他们。俗话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

这个林红玉太清醒了,太有洞察力了,她甚至可以说是贾府命运的预言家。此回“服侍病宝玉”获得了特等奖赏的是袭人,其后来的命运不就被林红玉说中了吗?——“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美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有自我认知,固然可贵;有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洞察力,更是可贵;有了自我认知与洞察力之后能借助自己的智慧摆脱桎梏,寻找一切机遇并付之行动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才最可贵!

林红玉就是这样的人!

她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于怡红院是最底层的丫头,永无出头之日,于是转而寄希望于怡红院外的世界!

她觅得了机遇!

这个机遇,与一个人有关!

他就是宁国府的嫡派玄孙贾芸!

之所以于林红玉是机遇,因为贾芸对林红玉也是一见钟情,曹雪芹对此已于第二十四回就做了叙写,那一回有贾芸于荣国府仪门外的贾宝玉的绮霰斋苦等宝玉而不得的情节。在那一个情节中,林红玉对贾芸呢,是“下死眼”“钉了两眼”的;贾芸对林红玉呢,也曾动心,初次见面,就有“待要问他的名字”的冲动,只“因是宝玉房里的,又不便问”,临去时,还“一面走,一面回头”,“眼睛瞧那丫头还站在那里呢”。

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一个是宁国府近支的败落的玄孙——孤儿贾芸,一个是荣国府奴才管家林之孝的女儿林红玉,就这样相遇了!

贾芸与林红玉在贾宝玉生病的三十三天中,因都担负着侍候宝玉的任务,便又一次次得以有机会相遇——

“且说近日宝玉病的时节,贾芸带着家下小厮坐更看守,昼夜在这里,那红玉同众丫环也在这里守着宝玉,彼此相见多日,都渐渐混熟了。那红玉见贾芸手里拿的手帕子,倒像是自己从前掉的,待要问他,又不好问的。不料那和尚道士来过,用不着一切男人,贾芸仍种树去了。这件事待要放下,心内又放不下,待要问去,又怕人猜疑。”

贾芸在寻找一切机会,在鼓足勇气;林红玉也在与佳蕙的对话中含蕴地道出了她的相思之苦——

佳蕙道:“你这也不是个长法儿,又懒吃懒喝的,终久怎么样?”红玉道:“怕什么,还不如早些儿死了倒干净!”佳蕙道:“好好的,怎么说这些话?”红玉道:“你那里知道我心里的事!”

机会总是垂青于钟爱与善于寻找与把握它的人。

不久去宝钗蘅芜苑内的莺儿那里取描花样子的画笔的林红玉,在沁芳桥畔就路遇了宝玉的奶娘李嬷嬷,并探得了贾芸正要自此来怡红院拜见贾宝玉。林红玉故意以不经意的问话自李嬷嬷那里探实了贾芸入园的路径与时间,作者对小红的绵密心思,写得太精彩了。这个林红玉何等的有心计啊!

于是就又有了贾芸与林红玉于蜂腰桥门前的近距离相见。

曹雪芹,真会设计桥的名字,桥窄如“蜂腰”,桥上相遇,爱情主人公的男女,能不近距离接触?能没有特写镜头?——

红玉听说,便站着出神,且不去取笔。一时,只见一个小丫头子跑来,见红玉站在那里,便问道:“林姐姐,你在这里作什么呢?”红玉抬头见是小丫头子坠儿。红玉道:“那去?”坠儿道:“叫我带进去芸二爷来。”说着一径跑了。这里红玉刚走至蜂腰桥门前,只见那边坠儿引着贾芸来了。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红玉一溜;那红玉只装着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一扭身往蘅芜院去了。

这是蜂腰桥!更是林红玉与贾芸的鹊桥!

在礼法森严的贾府,女奴的婚姻是必须由主人指配的,《红楼梦》的后文就写到王熙凤应她的陪房来旺家的请求,迫使彩霞的母亲同意将女儿许给来旺的儿子。其实此时彩霞是已经蒙王夫人的恩德放出去了的,彩霞的父母是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女儿的婚事的。结果呢,彩霞尽管“早闻得旺儿之子酗酒赌博,而且容貌丑陋,一技不知”,可她及她的母亲就是无法抗拒这桩婚配,彩霞也只有“心中越发懊恼”的无可奈何与恐惧。

与彩霞进行对比,我们读者就会越发对林红玉投去敬意!

他们似乎跨越了几个世纪,他们的不少方面甚至可以与现代年轻人的自由恋爱相比。他们主动追求,他们努力试图冲破周边的阻力去寻求机会,他们于密如罗网的空间中寻找自由,他们的追求与选择显示了他们的自由意志!——“人”的尊严,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贾芸,这个极机警、极善于言辞、极工于心计的贾芸,作为男孩,对爱情的追求则显得更为主动。于是他逛完怡红院之后,在由怡红院的丫头坠儿领他出园门的路上,就在充分利用这个混沌未开的小丫头坠儿充当红娘。

对于这个情节,回目中的“蜂腰桥设言传心事”的“设言”用得真是准确,且看贾芸是如何巧设机关,让坠儿当了一回红娘的——

出了怡红院,贾芸见四顾无人,便把脚慢慢停着些走,口里一长一短和坠儿说话,先问他“几岁了?名字叫什么?你父母在那一行上?在宝叔房内几年了?一个月多少月钱?共总宝叔房内有几个女孩子?”那坠儿见问,便一桩桩的都告诉他了。贾芸又道:“才刚才那个与你说话的,他可是叫小红?”坠儿笑道:“他倒叫小红。你问他作什么?”贾芸道:“方才他问你什么手帕子,我倒拣了一块。”坠儿听了笑道:“他问了我好几遍,可有看见他的帕子。我有那么大工夫管这些事!今儿他又问我,他说我替他找着了,他还谢我呢。才在蘅芜苑门口说的,二爷也听见了,不是我撒谎。好二爷,你既拣着了,给我罢。我看他拿什么谢我。”

接着上面的这段文字,曹雪芹又补叙了一段文字,交待了林红玉的手帕子为什么被贾芸拾得的原因——“原来上月贾芸进来种树之时,便拣了一块罗帕,便知是所在园内的人失落的,但不知是那一个人的,故不敢造次。”

小说必须有故事性,必须有戏剧性,对于贾芸,接下去的故事是充满喜剧色彩的——“今听见红玉问坠儿,便知是红玉的,心内不胜喜幸”。手帕子的主人正好是自己一见倾心的女孩,贾芸能不心生喜欢?

此刻还有天赐良机呢?因为此刻的坠儿为了得到林红玉的谢礼,正求贾芸将林红玉遗失的手帕交给她呢!贾芸岂能放过这机会,于是他“便向袖内将自己的一块取了出来,向坠儿笑道:'我给是给你,你若得了他的谢礼,不许瞒着我。’”

坠儿哪里知道,此手帕非彼手帕,她已经被贾芸利用了,她哪里又知道她手中拿的手帕是贾芸传递给林红玉的爱情信物?

以上就是林红玉与贾芸的初恋——他们爱得多么热烈,多么大胆,他们爱得又多么的小心翼翼。

本回的后半部分的情节,则完全是与贾芸、林红玉的初恋对比着写的,写的内容是另一对少男少女的爱的萌发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这两段爱的故事,真可谓是一样的春心荡漾,却有着不一样的传奇!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宝玉与黛玉的这一段美丽而朦胧的爱的故事。

首先宝黛与小红贾芸的年龄是不同的,前者是十二三岁的小儿女的年龄,后者是比前者大好几岁的大龄少男少女的年龄。在贾母、王夫人、贾元春等人的眼中,贾宝玉是仍未知儿女之事的孩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贾元春才允准宝玉进入女儿国大观园。也正是因为这年龄的原因,众姐妹与宝玉交往也没有太多的避嫌。而贾芸则是被贾府的人以成年男孩来对待的,所以当贾芸被允准领人来大观园种树时,是必须设置许多帷幕来阻隔他与大观园的小姐丫环接触的。也正如此,当人们读到蜂腰桥贾芸与小红的相见时,会感叹他们相会的不容易!

其次宝黛是表兄与表妹关系,后者是宁国府的嫡派支系玄孙贾芸与荣国府的贵公子的丫环之间的关系。前者的交往由于是表兄妹,所以他们之间的互相探访,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贾芸与小红的交往则是不被允准的,男女授受不亲,男女礼教之大防,就是一堵堵高墙,为他们筑得更高!

第三,所受教育的不同,让这两对恋爱的人儿表达爱情的方式也迥乎不同。贾芸与小红,是以最贴身的手帕为爱的信物,这是最寻常的表白爱情的方式。贾宝玉与林黛玉,一是贵公子,一是侯门千金,都受过良好的诗书礼乐教育,又皆偷偷读了禁书《西厢记》,于是矜持高贵的林黛玉内心即便对宝哥哥日有所思,她也只是在幽闺自叹《西厢记》中的“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当这一幕被宝哥哥撞见时,当然会“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好一句“翻身向里装睡着了”,因为这是向宝哥哥表明我刚才说的是梦话,梦里的话不能当真,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忘情”!当“宝玉才走上来要扳他的身子”,此刻黛玉的奶娘并两个婆子的确也以为黛玉仍在睡觉,所以她们才会对宝玉说:“妹妹睡觉呢,等醒了再请来。”正当宝玉差点被奶娘请出去之时,“黛玉便翻身坐了起来,笑道:'谁睡觉呢’”。——这样的描写,真是太细腻了,黛玉的矜持,黛玉对宝玉来探望她所表现出的喜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当然,更为精彩的文字还是下面的情节——即先是贾宝玉借《西厢记》中的“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调侃紫鹃,紫鹃根本不识字,更没有读过《西厢记》,这调侃显然是避开了紫鹃,直接向林妹妹表达爱。而这种表白,潇湘馆的任何婆子丫头听了,都会不明就里,能听得懂的人只有自己所表白的对象林黛玉一人。

按理来说,林黛玉最希望听到的就是宝哥哥对自己的这样的心声,可她的贵族小姐所受的教育与矜持又决定了她不能接受宝玉的这种调侃,于是林黛玉“登时撂下脸来,说道:'二哥哥,你说什么’”?然后就是哭着说了一段话——“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黛玉是“一面哭着,一面下床往外就走”,这边宝玉则是赌咒发誓,下次再也不敢,只求林妹妹“别告诉去”。

宝黛故事本回所写到的最后一个情节,是黛玉晚饭后忍不住要去探望宝玉,结果却因晴雯的任性使气而吃了闭门羹。这个情节当然也是曹雪芹的匠心独运,贾芸与小红是得了丫环坠儿之助,才得以将爱的信物送达的,而林黛玉夜访怡红院却被宝玉的丫环拒之门外。还有更让林黛玉伤心的呢,林黛玉吃了闭门羹不算,她立于怡红院门外听得的院内是怎样的光景?——“里面一阵欢声笑语,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

林红玉与林黛玉,一样的春心,却是不一样的春天,这等“对写法”,真是绝妙!

其实,“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于整部书来说,只是下一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的序曲呢!更美更精彩的下一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正等着我们阅读呢。

                        2022622  初稿

(说着,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宝玉在窗外笑道:“为甚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面说,一面掀帘子进来了。 戴敦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