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俯仰天地,襟怀丘壑——邵声朗大家作品欣赏

 石岩里人_牛歌 2019-04-17

简介

邵声朗(1931-2014),湖北省仙桃市人,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湖北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史馆馆员。历任《湖北日报》美术编辑,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北书画院副院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邵声朗 峡江高秋图 93×63cm

邵声朗 归牧图 68×68cm

声朗的画,由于他的不断探索和追求,已经形成他自己的艺术格调和美学风貌。他长于书法,以书入画,用笔有金石味,画风凝重浑厚,寓巧于拙,画面重气势、重情趣、重意境的创造。而他在每个时期又有不同的追求,他有时追求水墨淋漓的韵致,有时又追求斑驳陆离的色彩交响,有事浓重强烈,有时清新淡雅,有时意匠经营,法度严谨,有时则意在笔后,机趣横生。他探索再探索,废纸三千而探索不停。作为一个艺术的革新者他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他的步伐是和时代一同前进的。

——湖北省美协原驻会副主席 鲁慕迅

邵声朗 清秋图 136×68cm

他没有拘泥于自然,不是被动模拟对象,而是写山真骨,用“图真”的方法,表现山川之'势',传达山水之'情'。一方面'外师造化',另一方面还'笔被造化'。借用唐代司空图《诗品》中的话来点评邵声朗:'超以象外、得还其中'。

——清华大学著名教授、美术评论家 陈池瑜

邵声朗 锦绣清江 139×71cm

邵声朗 高山图 59x67cm

看邵先生的山水画,使我联想到远古的山神崇拜活动。《诗经》中有津津乐道的咏:“太山岩岩,鲁侯是瞻。”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李斯泰的刻石,便是秦始皇时代祀山瞻山活动所留下的文化遗存。我们不难想象,在当时山水精神中所积淀的集体表象及其反理性的宗教迷狂,山水对象在人们心目中呈示为一个具有威压性的神秘形象。

——湖北著名美术评论家 李瑞洪

2010年在武汉晚报由名家典藏组织的公益笔会上邵老与鲁慕迅、彭太武、丁竹君、李小白等交流

2014年名家典藏郭建与张善平主席等在湖北美术学院邵声朗先生艺术工作室

2014年1月邵声朗及夫人、董继宁院长、李小白老师等著名画家在名家典藏艺术机构参加“笔联墨合赞荆楚模范”公益笔会上

2014年湖北省慈善总会“协力爱心助学基金”发起人郭建陪同张善平主席参观邵声朗工作室

邵声朗 清趣图 152×84cm

邵声朗先生为名家典藏题写墨宝

书法《海阔天空》 133×60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