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原姻盟——下嫁赤峰的清公主

 nmcd350 2019-04-18

清代时期,赤峰地区蒙古王公受命于中原朝廷,戍守边疆,将满、蒙、汉三种文化融入了一种新境界,使赤峰地区的清代文明具有三者合一的特点。为对蒙古地区实行有效统治,清对蒙古奉行三大国策:一、分封以制其力;二、南不封王,北不断亲;三、崇释以制其生。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其核心内容就是满蒙联姻,公主下嫁。“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清代的封建帝王为拉拢蒙古王公,从清太祖努尔哈赤起便开始了满洲贵族与蒙古王公的和亲通婚。中经八帝,历时三百年。据不完全统计,满清皇室先后有二十几位后妃出自蒙古,清室有四十几位公主嫁给成吉思汗的子孙们。赤峰地区从清太宗皇太极到乾隆年间,先后有七位公主奉旨下嫁,她们肩负清帝使命进入茫茫大漠草原,传播先进文化,加深满蒙人民的了解沟通,谱写了一曲曲满蒙联姻的佳话。

在下嫁到赤峰的清公主中,身份地位最为高贵的要属固伦淑惠长公主,淑慧公主,名阿图,清太宗皇太极五女,孝庄文皇后生,是顺治帝的亲姐姐,康熙帝的亲姑姑,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17岁时下嫁巴林部长辅国公色布腾。在赤峰博物馆内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红漆楠木骨灰罐,就是这位公主下葬时所使用的。这件骨灰罐系整块楠木挖旋而成,罐体通施红漆,从肩部至罐体下腹部以金粉环行手书藏文超度经。出土时,罐内仍可见到下葬时留下的服饰残片,此件文物非常珍贵,乃馆藏精品。

草原姻盟——下嫁赤峰的清公主

下嫁赤峰另一位非常著名的公主是固伦荣宪公主,她是康熙帝的三女,荣妃马佳氏生,康熙三十年(1691年)19岁时下嫁巴林右旗札萨克乌尔衮郡王,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病故,享年56岁。因其是康熙帝非常喜爱的一位公主,所以身份地位也是十分高贵,所以留下的遗物也是非常珍贵。公主去世时头戴的凤冠和身上佩戴的金饰有100余件,做工极其精致,如“岁寒三友”金簪、凤型金簪、众星捧月嵌猫眼石金钗等,使用花丝、点翠、镶嵌等工艺,可谓金碧辉煌,光彩照人,和公主金枝玉叶之身甚是相符。公主下葬时身上穿有三件袍服,分别是苏绣彩蝶袍、苏绣博古袍和珍珠团龙袍,其中珍珠团龙袍可谓稀世珍宝,其最为珍贵之处是在名黄色缎面上用金丝线穿缀八万多颗小米粒大小的珍珠缀绣而成的八条祥龙的图案,此袍色彩鲜艳夺目,做工精细别致、可谓巧夺天工。珍珠团龙袍的再现,不仅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制作工艺,也揭示了皇家的奢侈豪华,而且也是蒙、满、汉各族人民友好、团结、亲如一家的象征。

草原姻盟——下嫁赤峰的清公主

清代的满蒙累世联姻,进一步增进了蒙古王公贵族与皇家的情感,使得他们成为蒙古稳固隶属中央的向心势力,也正是这种姻亲关系,对中国北方这两大尚武勇悍民族的长期和好、对清廷统辖与治理边疆蒙古地区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满蒙联姻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与融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