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会写诗吗?来看看这个你就明白了

 林小霖 2019-04-18

诗、词、联是我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古典文学的精髓。在数千年来无数文人的总结与升华下,我国的古典诗词楹联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创作理论体系,这套体系规范着诗、词、联的写作格式,是所有写作者应该遵循的规则。所谓格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用韵、四声、平仄、对仗。

首先我们来看用韵。诗和词的写作中首先讲究的就是用韵上的规范,一首诗词,一定要合辙押韵。诗词中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韵母相同的字就属于同一个韵部。

例1.1《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其中“天”、“船”两个字的韵母都为“an”,于是称此为押韵。以上只是从现代汉语为基础简单的解释所谓韵,但实际上,汉语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古代汉语中许多字的读音和现代汉语也不尽相同。

例如下面这首诗:

例1.2《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这首诗中,“开”、“来”两个字的韵母为“ai”,但是“回”的韵母则为“ui”,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回”与“开”、“来”并不同韵,但实际上,依据古代汉语的读法,这三个字均为同韵字。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阅读时,要注意一篇作品到底是押古韵(古代汉语角度的押韵)还是押新韵(现代汉语角度的押韵),而且一定要注意忌新旧韵混押,这是既不符合格律规范的行为。

第二点是四声。这里的四声并不是我们现代所说的一、二、三、四声,而是指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区别这四种声调有一个口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个口诀也道出了四声的感情特色。

第三点是平仄。顾名思义,平仄就是平声与仄声,将汉语四声简化为平仄二声,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也是我们创作诗词楹联时均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问题。平仄与四声的对应关系非常简单,平声对应阴平与阳平,仄声即“不平”,对应上、去、入三个声调。在诗词联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往往要使平仄互相交替出现,这样的诗词读起来才朗朗上口,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抑扬顿挫。

最后我们来讲对仗。对仗即为诗词中要求的严格的对偶,但这种对偶又不同于我们写文章时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主要分为句式上的对仗与词语上的对仗两个方面。句式上的对仗指在对仗句中,上联与下联在字数和断句上须保持一致。

例1.4 杭州灵隐寺冷泉亭联

泉自/几时/冷起(上联)

峰从/何处/飞来(下联)

例1.5石蕴玉作联

精神/到处/文章/在(上联)

学问/深时/意气/平(下联)

上述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副联中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均相同,而且断句也均在同一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