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苏格拉底到叔本华,如何最快地走进34位哲学先驱的世界

 mentor007 2019-04-18

很多大哲学家们的著作虽然经典,但在语言风格上或多或少会有点“佶屈聱牙”。因此,很多人读起来,难免会感觉到拗口晦涩。同样的,很多对这些经典哲学著作进行阐述和解读的书籍由于要尽力回归原著,读起来也并不轻松。

但今天要在这里分享一本书,虽然也是哲学经典著作,读起来却津津有味。这本书便是由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威廉·魏施德教授所撰写的《通向哲学的后楼梯——34位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

从苏格拉底到叔本华,如何最快地走进34位哲学先驱的世界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34位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

作者:威廉·魏施德

译者:李文潮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在这本书中,魏施德对世界哲学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的34位哲学家的主要哲学思想和他们的生平进行了提炼和回顾。他从这34位哲学家从西方公认的哲学鼻祖泰勒斯开始,然后到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再到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最后到近代的罗素、维根斯坦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哲人。

魏施德对这些哲人们晦涩高深的思想进行不断的通读和总结后,他最终希望以更通俗的方式将哲学家们“高贵且严肃”的哲学思想和每一位哲人思想形成的路径带到“寻常百姓家”。

魏施德之所以将本书书名定为《哲学的后楼梯》,也是希望不仅仅从学术思想的视角来解读和探究这些哲人们的思想观点,他还希望梳理每一位重要哲人思想发展的脉络,并通过这些个体的思想脉络最终能串联起更宏大的世界哲学思想历史。

毋庸置疑,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体系框架的形成无疑不仅受到哲学家本身成长经历、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也是哲学家们在批判前人和自我批判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最终形成的。这些哲学家的个性迥异,其中或癫狂、或激进、或冷静、或沉迷,对所处的现实世界也有不同的观点。这些个性的不同和差异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他们费尽心力构建的哲学体系之中。

社会学研究人与社会之关系,哲学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而当社会学和哲学都无法阐释清楚人与终极世界的关系时,哲学则需要请出神学来拉一把。34个哲人的故事犹如34个小传,将哲人们的生平、脾性、哲学体系以及他们在整个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的地位都和盘托出,娓娓道来。哲人们无疑都是一群极其执着的理想主义者,穷尽一生来追寻他们坚信的真理以及希冀与他们心中的上帝更加近些。

当然了,他们的思想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他们当时的社会以及后世的社会甚至历史进程。每一则小传中,魏施德看似轻描淡写的几笔勾勒,可谓是力透纸背。足见其对哲人们思想研究之深,对整个西方哲学史的了然于胸。目前国内学界已经越来越少看到这样出自大家之手的小册子了。依稀可见的也就钱穆、傅雷等古人。

对于本书,译者的文笔也是汉语版的亮点,从标题来看,本书是德语版(Die philosophische Hintertreppe-34 groBen Philosophen in Alltag undDenken),但作为中文读者而言,本译本读起来非常顺畅可口。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先哲们似乎就是这么一群傻子,用飞蛾扑灯般舍我其谁的信念,为人类精神世界不断地添砖加瓦。可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