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段一】 港珠澳大桥,她是世界上最牛的大桥。看看下面这些数据吧: 它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是日本濑户大桥的1.5倍。 它是世界最“准”的大桥,33节沉管隧道在海底无缝对接,误差却不超过2厘米。 它还是世界最坚固的大桥之一,120年的使用年限,即使是曾经来势汹汹的超强台风“山竹”,也不能撼动它分毫。 400多项新专利,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8年时间,港珠澳大桥圆了几代人的桥梁梦,让滴水不漏、120年使用寿命的中国标准惊艳了全世界。 业界称它是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英国《卫报》更惊呼这是“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语段二】 港珠澳大桥,她的傲然挺立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早在700多年前,公元1278年,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仓皇的逃亡途中,曾在零丁洋上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而今,700多年后,在这片辽阔的大海上,港珠澳大桥神话般地凌空飞起,成为了零丁洋上最美的诗篇。 60多年前,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看着即将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心中喜不自胜,欣然填词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而今,60多年后,港珠澳大桥的长度相当于33个武汉长江大桥,她横空出世,奇迹般地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把茫茫大海变成了一片坦途! 【语段三】 港珠澳大桥,她是中国人智慧、信心和能力的体现。 在此之前,谁也不相信中国人真能把大桥造出来。尤其是外海沉管隧道技术,这是世界性难题。在既无经验又无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挺身而出,扛起出造桥的千均重任。 总工程师林鸣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下定决心:“大不了咱们自主攻关!” 2013年5月,整个团队不眠不休奋战了96个小时,才把第一节沉管隧道安装成功。到了2017年5月,要安装最后一节沉管隧道了,按照传统方法至少需要8个月才能贯通,而技术日益成熟的林鸣团队,用中国人自己创新的办法,只用了1天就安装好了! 林鸣曾感叹:“33节沉管,装上去,对接好,像连续33次考上清华,难度可能还要更高。” 中国人就是有这样的智慧、信心和能力! 【语段四】 坐在一日千里的高铁上,你也许不知道被称为“中国焊接第一人” 的90多岁的潘际銮院士,是他开创了中国高铁钢轨的焊接技术,是他让中国高铁迅速崛起。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敢于创新的中国精神。 也许你听说过中国“天眼”,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能收到一千多光年外的电磁信号,甚至有可能收到外星生命的信号。但你也许不知道中国“天眼”足足领先了其他发达国家20年,也许不知道“天眼”之父南仁东,他把一生的心血献给了中国的“天眼”事业,他的身上体现的是忘我奉献的中国精神。 看着美丽的港珠澳大桥,我们无法知道其中成千上万的每一个劳动者的姓名,但我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工作者。正是因为有无数伟大的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撑起了祖国的脊梁。他们的身上体现的是团结合作的中国精神。 【语段五】 港珠澳大桥,她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要发奋读书,要争上大学,要上最好的大学! 不完全统计,我们看看有哪些著名高校协助港珠澳大桥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的吧。他们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州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长安大学、东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等等。 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力量,创新就是力量,优秀的大学就要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