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没有罗永浩,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工业设计是什么!”——袁炫华

 星星点灯2009 2019-04-18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二萌:您的职业生涯有没有比较低迷的阶段?有的话您是如何度过的,这个阶段又给您留下了什么财富?

袁总:其实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我从来没有在正式媒体谈过这个问题,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我究竟经历了什么。

我一生中最低迷的阶段就是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在大学三年级就和朋友一起开了一间设计公司,然后经营一年多不但没有赚钱,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还欠了大概五万元,那是在1998年,五万相当于现在50万至一百万的购买力,那个时候深圳核心地段一套房的首付也就十万左右,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境遇,可以说是山穷水尽,最终不但没有拿到学位证书,而且连原本可以进入大学当老师的机遇也错过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十年之内我都是南京艺术学院的耻辱,是一个经典的负面教材,所以迄今为止我都没有再回去过我的母校,我自己对这个问题也十分纠结,说白了还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那个时候我已经成了过街老鼠,经常搜索完所有的口袋都找不出一个钢镚,熟悉的朋友和同学七七八八都借过钱,然后我在学校里面走到哪儿都没人,因为大家都怕我借钱,几十米以外大家看见我就远远的躲开了,所以感觉特别孤独,而且因为没钱吃饭,一天就买两个馒头,饿了就啃一下,然后临近毕业的时候我身高173,体重只有90斤不到,风都能把我吹倒,那个时候我就天天盼着快点毕业离开南京,然后一个深圳的公司到我们学校招聘,我们一个班总共就十个就我一个人没找到工作,老师推荐了我,然后我就离开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然后那些欠下的钱我差不多花了三年的时间通过打工慢慢还清了,但是人情债这辈子是还不清的,我有时候就想如果当年可以贷款也许我就不会欠下这么多人情债。

因为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我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工作赚钱,把自己从这个泥潭里面拔出来,我们知道“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人在一个领域只要花费一万个小时就可以成为顶级高手,然而我用十年的时间天天干到晚上十二点以后,别人是一万个小时,我可能有三万个小时,所以十年时间我就所向披靡了,这是留给我最大的一笔财富,在这里我也需要给我以前的同事和领导一个解释,他们可能会误认为我特别看重钱,但是实际上我是没办法,因为我背了一身债,我不得不尽快赚钱把债给还了,实际上我是一个对金钱没什么概念的人,要不然我也不至于欠债。我还想补充的是:作为一个人最好能够做到不给家人和朋友以及同事带来困扰,不要给社会造成负担,不要变成负面教材,这个就是圣贤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一段经历也让我从此以后对创业用一种敬畏心态或者是惧怕再一次失败,给家人以及支持我的人再一次造成伤害,本来在2007年我就计划第二次创业,然后遇上了经济危机,就停止了这个想法,然后一直熬到2017年整个手机行业都溃败之后我不得不再一次创业,而且我选择了只是做一个小设计公司这样简单的事情作为出发点,其实很多人包括我的一些前同事和朋友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我只是开一个小设计公司,他们反反复复告诉我以我的能力和资源完全可以做一件更大的事情,但是我非常清楚即使做一个小的产品公司,它的风险也是巨大的,然而这一次做这个小设计公司居然再一次遭遇了经济危机,现在我很庆幸我的决策是准确的,如果我做一间科技公司,十之八九我们已经关门了。

玩意东西工业设计的三大优势

二萌:您能否简单说一说“玩意东西”与其他设计公司相比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袁总:我们有三大优势:

第一个是设计能力和实现能力并重。设计公司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工业设计师开的设计公司,一种是结构工程师开的设计公司,前者很有创意,但是往往很难把设计实现,经过层层修改最后面目全非;后者工程端的能力很强,但是由于过多的考虑实现往往创意不足。但是这个问题在我们公司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本身设计师出身,但是我有2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从美工开始干到设计副总裁,我对每个环节的工作都特别了解,再加上我有个合伙人,也是企业里面干到副总裁级别的结构设计师,像我们级别这么高的两个合伙人组建的设计公司在业内是非常罕见的。

玩意东西
玩意东西

第二个是具备产品策略和市场营销的能力。由于我在企业和管理层经营多年,所以我对市场营销和传播等等非常精通,能够客观的站在消费者和客户端的立场进行设计,并且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传播和营销,这个是很多做产品的公司非常迫切需要知道的东西,现在大部分设计公司还停留在给客户提供一个样子的阶段,但是我们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并且把产品根据消费者需求做出来,然后告诉客户用什么样的方式传播给目标消费者,这个事情其实很少有设计公司可以打通。

第三个是深度的供应链资源和供应链合作开发能力。这个也是得益于我们在行业里面20年以上的沉淀,基本上我们设计师能想到的效果和材料我们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并且我们可以指导供应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把产品做到我们要的效果,甚至我们一直在指导供应链进行流行设计的开发,我是多家CMF机构的特约讲师,我几乎每年都要进行几次关于新材料新工艺的前瞻性趋势研究的讲座,所以我对整个制造业的基础能力和未来趋势有相当的把握能力。

优秀的产品是功能和形式的融合

二萌:您是如何来平衡产品外观的简约感、功能的全面性和使用的方便性的?

袁总:作为一个优秀的产品,最好能够做到功能和形式融合在一起,就是一看形式就知道这个功能是怎么用的,这样对用户来说学习时间是最短的,所以用起来就特别方便,而且往往做到这个程度的产品一定是简约的,但是有很多产品为了在卖场上看起来与众不同,做了很多画蛇添足的事情,最后用户琢磨半天也看不出来这个东西怎么用,这个就是产品极大丰富、竞争白热化产生的不良后果,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本土的产品都有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正处在这个竞争失衡的时代,所以特别需要工业设计师来慢慢改变这个现状,让大家学会鉴赏好产品,使用好产品,让这个世界减少消耗,以至于达到绿色环保的简约生活状态。

只有自己去做、自己去掌控一切

才可能做出一个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产品

二萌:从您入行至今,您最满意的设计作品是哪一件?能否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袁总: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没有一个产品可以让我沾沾自喜,因为或多或少因为成本或者生产能力以及资源的问题等等最终产品作出了不必要的妥协,乃至今天都没有做出一个让我真正满意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对于创业耿耿于怀,我想只有自己去做、自己去掌控一切才有可能真正做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产品。

高颜值、高品质、高感知

二萌:在您看来设计有没有好坏之分?衡量设计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袁总:一个产品的好坏一定是有衡量标准的,否则这个市场就没有衡量价值的尺度了,在我们看来一个好产品必须具备:高颜值、高品质、高感知三个特征,但是具体这三个词汇应该如何解释,我们公司的公众号:“玩意东西工业设计”里面几篇关于超级产品的文章花了很大的篇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如果您真的有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看看。

“一万小时定律”

二萌: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众多年轻设计师的理想,对于刚出社会的他们而言现阶段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您可以给他们一些建议吗?

袁总:多做项目、多做设计、博览群书,尽快完成一万个小时,如果有可能就三万个小时,如果你花了五万个小时,那我也一样会输给你,这是非常现实的事情;其次不要把钱看得太重,我也因为钱的问题浪费了很多机遇,如果不是因为第一次失败,也许我还可以走得更远,但是这个世界上的路没有假设,如果我没有尝试过失败,也许会变得更糟糕。

如果没有罗永浩,那么到今天为止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工业设计是干啥的!

二萌:现在的锤子科技可谓是负面消息满天飞,作为一个知名的资深锤粉,您怎样看待锤子科技目前面临的这种情况?

袁总:这里我要声明一下,我并非锤粉,我也不是罗粉,我只是觉得罗永浩是个有趣的人。

至于为什么我支持他,原因很简单,因为罗永浩为了推广他的产品,把工业设计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如果没有罗永浩,那么到今天为止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工业设计是干啥的

其次罗永浩是最早一个提出“工匠精神”这个概念的人,而且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甚至被提高到国家层面,可以说对工业设计的普及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罗永浩几乎在每次发布会上都会顺带推荐几本工业设计相关的书籍,进一步为工业设计的传播和认知加大了实质性的意义。

在经济危机以及手机行业竞争恶化、创新乏力的情况下,罗永浩作为手机行业的新手,今天面临的一切问题都是理所当然的,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是罗永浩能够支撑到今天并且在漫无边际的贬损之下还活着,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关于罗永浩的问题在我的实名微博上都有大量的问答和微博进行了阐述,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博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T1”千篇一律手机界的异类

二萌: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您认为锤子科技产品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您最喜欢的设计是哪一款?为什么?

袁总:锤子科技产品最突出的地方是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在软件和UI层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因为手机行业的特殊性,实际上工业设计上面的发挥是十分有限的,但是锤子科技还是做出了T1这么优秀的产品,我最喜欢的也就是这款产品,原因就是在千篇一律抄袭苹果的手机界出了一个异类,而且方方面面都让人刮目相看,尽管它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大家要记住这是一个门外汉凭借自己的理解做的第一款产品,这是个奇迹,99.9%嘲笑他的人连一张图都画不出来,不要说做了。

中国的制造领域已经

完全做好了爆发的准备

二萌:如今的设计行业大环境相较于您刚入行时期有怎样的优势?要如何才能把握这种优势?才能为中国设计行业缔造更多的可能性。

袁总:我刚刚毕业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工业设计的工作,我去的那个公司是做美工,就是把一个LOGO放在产品合适的地方,产品不需要设计,就是照抄国外的产品,一点都不能动,因为工程师就这能力,稍微动个一点点这个机器就不Work了,我只做了短短两个月就离职了,尽管我没钱并且欠了一屁股债,我也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

当时整个深圳只有两家设计公司,我去了其中一家设计公司,然而在1999年的时候相继倒闭了。后面我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找工作,到了东莞一个公司还是做美工,所以说那个时候的工作简直让人痛不欲生。

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有完善的产业链甚至还可以谈一谈工业4.0,应该说制造领域已经完全做好了爆发的准备,现在没有什么东西你想出来但是做不出来的,连世界上最好的产品iPhone也是出自中国人之手。

设计公司多如牛毛,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至少有5000个工业设计公司,光珠三角地区就不少于3000个,但是真正有水准的大概不超过200个,由于中国的企业还是处于抄袭和跟随的低段位阶段,所以导致设计公司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长期的外贸策略使我们本土品牌永远处于劣势地位,相反很多国际品牌在中国获取很高的毛利,我们只能通过大量倾销低毛利轻工业产品来获得贸易顺差,这个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一个Dyson电吹风卖3000多,但是一个国产吹风机出口价格可能只有几个美金,你想想这个里面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过经过这两年做设计公司,我看到了很多中国企业家在做一些原创的产品,而且站位非常的高,直接定位全球品牌,而且零售价格可以做到Dyson一样的价格,我觉得这样企业会越来越多,这个就是我们的契机。

抄袭的惯性让我们这个民族

缺乏突破性产品的基础

二萌:如今手机的外观设计简直是千篇一律,毫无亮点,这样的发展是不是一种病态发展?您认为今后我国的手机外观设计应该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不再跟风苹果。

袁总:实际上这个不算病态,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手机行业的创新进入一个瓶颈期,没有什么突发的技术突破作为铺垫很难创造出突破性的产品,这样的周期大概是十年才能产生一次,2007年第一款iPhone发布,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一直到2017年十年时间,整个手机行业被iPhone这种形式给统治了,然后这两年有5G和人工智能出现,下一个爆发周期呼之欲出,至于哪一个品牌会突破,现在还很难说。

在这个突破性产品没有出现之前,我们只能在外观工艺颜色和机械机构和产品整合上进行一些修修改改,所以最近几年手机的CMF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颜色各种材质各种工艺不断出现被用到手机上,包括vivo的和OPPO的机械升降结构以及华为整合莱卡技术,这些都不算革命性的产品,但是这个也会对刺激这个手机市场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5G、人工智能、Iot以及柔性屏幕的出现会导致手机发生一些革命性的变化,也许华为有可能在下一次革命中胜出,如果本土品牌能够站住这个位置,我们就有机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再被苹果牵着鼻子走,但是我认为这种可能性还是不大,因为抄袭的惯性让我们这个民族缺乏突破性产品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