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前一阵子刷微博的时候,猝不及防地刷出了一条消息。 神马?刘静去世了??那个写出《父母爱情》的编剧去世了??? 回过神来的铺子心碎一地。 好不容易收拾完心情,抽时间重温了这部近五年来最好的国产爱情剧,今天铺子来和大家盘一盘—— 《父母爱情》 豆瓣上收获了9.4的超高分,有口皆碑,超过70%的观众都给了五星好评。 其实它最初评分是8.8,后来从8.8慢慢涨到9.1,再涨到今天的9.4。 这也正好说明《父母爱情》的经典性。经典作品总能耐得住时间的考验,时间越久作品反而越闪亮。 2014年2月央视首播以来,至今被各大电视台多次重播,每次都能俘虏一大批各年龄段的观众。 今年,山东、宁夏、天津、河北等各大电视台又纷纷重播,同样引起热烈反响。 (▲《父母爱情》的官博2014年就停更了,但最近重播置顶微博还有新留言) 故事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 男主江德福,海军炮校学员,虽然是个海军团长,但他出身农村,从小被地主老财剥削,书没读几本,大字不识几个,说白了就是一个文盲大老粗。 女主安杰,资产阶级家的小姐,家境殷越优渥,谈吐优雅,学识丰富,喜欢小资情调的浪漫。 一作对比,两人可以说是霄壤之别,怎么会走到一起的呢? 在一次上级安排的相亲舞会上,江德福邂逅了安杰,并且一见钟情。但他却偏偏在跳舞时笨拙地把安杰的脚踩成猪蹄子,让安杰一肚子憋屈郁闷。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放在今天,两人基本宣告有缘无分了。 但那个年代,恋爱的权利可不像今天这么自由自主。 无产阶级革命刚刚胜利,长期以来压榨剥削平民百姓的地主老财和资本家正是社会的心头刺。资产阶级象征着剥削和反动,被社会大众鄙视,身份低下。 区分身三六九等的标志,还是阶级。不同阶级之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无产阶级的党员喜欢上了资本家的小姐。这阶级不对等的两人要想成对,那可够戗! 但为了心上人,江德福还是觍着脸去找上级帮忙作媒。 在上司的威严面前,安杰纵然对江德福万般嫌弃,纵然极不情愿,但顶着资产阶级帽子的她又不敢说不。 而安杰的家人可就不同:这么艰难的时世,有个军官当靠山简直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事啊。 在双方的合力撮合之下,两人越走越近。 江德福虽然是个文盲大老粗,但也有不少优点,为人大胆正直,机敏风趣。 一直背负着阶级负担的安杰,渐渐被江德福带来的安全感和幽默感打动了,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最后甚至冲破阶级的桎梏,走进了婚姻的围城。 结婚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也是一道坎儿。 毕竟,婚姻需要双方互相磨合。磨合好了,婚姻是天堂;磨合不好,婚姻就是坟墓。 结婚之后,安杰对江德福开展了改造计划,睡觉前洗漱、洗脚、洗屁股,当“三洗丈夫”;不许说脏话,不能说“腚”,要说“屁股”;早餐不再是馒头咸菜,变成不顶肚的鸡蛋牛奶饼干;吃饭不能吧唧嘴。 江德福对安杰情深意切,对她提的要求千依百顺,虽然一开始各种别扭,但还是忍着改呗。 安杰虽然表面上各种嫌弃丈夫不懂情调,但她内心还是向着他护着他。 在丈夫的老朋友老丁面前,给足了丈夫面子; 在娘家暗地里听到兄嫂嫌弃丈夫吧唧嘴,她会委屈巴巴地回家大哭; 知道丈夫被调到偏远的海岛上守防,她刚开始接受不了,大吵大闹;但后来还是带着孩子上岛生活。 作为一部家庭剧,当然避免不了各种关系矛盾。譬如,家庭关系,亲戚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 首当其冲的,是安杰与小姑之间的激烈矛盾。 安杰怀孕了,江德福趁机把在老家受苦多年的妹妹德花接来帮忙照顾妻子。 一个加强版的文盲大老粗,一个文明优雅的小姐,同一屋檐下,无疑于火星撞地球。 姑嫂之间三天两头的小吵大闹,闹得家里鸡飞狗跳。夹在中间的江德福,妥妥地风箱老鼠,两头受气。 再者就是表里不一的亲戚关系。 安杰大哥一家表面上对江德福恭敬有礼,背地里却瞧不起他的粗俗陋习。 安杰姐夫就更不用说,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清高孤傲,看文盲大老粗的眼神能好得去哪呢。 ![]() 剧里各种关系纵横交错,又峰回路转。 全剧下来,没有天灾人祸,没有小三撕逼,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凡普通的爱情,和生活的一地鸡毛。 但导演孔笙没把家长里短拍成了冗长无聊的流水账,反而拍成了一股温情脉脉的涓涓细流。 普通琐碎的家庭矛盾在导演的调度下,却营造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叫人越看越有意思。 但各种琐碎矛盾又在时间的文火慢熬中,缓缓消解,最后溶化成淡然无味却又是日常生活的必需的温暾白开水。 之前姑嫂俩相互抵牾,但在长年累月的相处消磨里,最后互相体谅照顾。 ![]() 安杰的姐夫祸从口出,被打成右派发配海岛,生活贫寒凄苦。多亏江德福不计前嫌不怕影响,一直让关怀照顾,才得以幸免于难。最后两家成 ![]() 而江德福和安杰夫妇两人,数十年耳鬓厮磨,“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间活成了对方的样子。 江德福晚年活成了安杰最初喜欢的小资情调,穿睡衣戴礼帽喝大红袍;而晚年的安杰,则活成了江德福最初的大大咧咧、朴实无华。 ![]() 心理学家荣格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了两个重要原型:阿尼玛原型,阿尼姆斯原型。 阿尼玛原型为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阿尼姆斯则为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 可以说,晚年的江德福正是安杰的阿尼姆斯意象投射,晚年的安杰则是江德福的阿尼玛意象投射。 相爱相知,你活成我,我活成你,浑然一体。最温煦又最感动的爱情,莫过如是。 《父母爱情》的故事从建国初的50年代肇始,到二十一世纪初作结,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 时间跨度这么大的国产家庭剧,在铺子的印象中,另外一部是《金婚》。 ![]() 与贴近平常人生活的《金婚》不同,《父母爱情》则更贴近军人家庭生活。 《金婚》把所有婚姻矛盾(中年危机、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精神出轨)都放在一对夫妇上集中体现,真实但令人不安。 而《父母爱情》则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爱情乌托邦,虽然矛盾横生,但终究走向美满幸福。 ![]() 在豆瓣上,有网友表示疑惑:《金婚》和《父母爱情》差在哪? 答案其实显而言之:谁不向往波澜不惊而温情脉脉的婚姻生活呢? 而《父母爱情》的幸福美满,恰恰与编剧刘静有很大关系。 原著的结尾其实并不是那么美满:要退休了,江德福夫妇遵从上级的命令离岛,而江亚菲执意留在岛上。 但刘静决心要写出中国式温暖人心的作品,于是将原著的结局作了大幅改动。 除了温馨的剧情打动人心,《父母爱情》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全员演技在线。 郭涛,银幕老面孔,《活着》的春生,《疯狂的石头》的保卫科长、《烈日灼心》的杨自道,表演自然到位,让人印象深刻。 ![]() 他导演的处女作《欲念游戏》目前正在上映,不过看状况,口碑和票房似乎都扑了。 刘静在她的随笔《《父母爱情》是怎样出炉的》里面提到,她去探班的时候,对梅婷,刘琳和小江亚菲的扮演者十分满意,唯独对郭涛的颇有微词。但等全剧剪辑完一看,才发现郭涛的江德福给人惊喜不断。 安杰的饰演者梅婷也是一枚实力演技派。介绍她,简单的一句话但有分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梅湘南,这部童年阴影恐怕许多观众到现在也忘不了。 ![]() 梅婷还和同班的章子怡、秦海璐、胡静、曾黎、傅晶、袁泉并称“七朵金花”。(都是女神哇!!!) ![]() 剧中还有一个大亮点是德华的扮演者刘琳,她将一个吃苦耐劳、粗蛮泼辣的农村妇女演绎的生动立体,形象鲜明。 ![]() ![]() 说起来,《父母爱情》和姜文还有一段故事。 《父母爱情》是刘静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第一部编剧作品。 当时刘静和丈夫频繁吵架,有一天,丈夫气急败坏地说“你有什么资格这样猖狂呀?你以为你军艺(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的你就了不起呀?请问阁下,您的作品呢?拿出来让我看看呗!” 这一顿怼,直接把刘静怼得哑口无言。接下来,受了刺激的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写出人生第一部中篇小说《父母爱情》。 没想到,《父母爱情》在文艺界大放异彩,还给她带来不少荣誉。 恰好这部小说又让眼光毒辣的姜文看上了。 ![]() 孝顺的姜文在这部作品里看见了母亲的样子。当即买下版权,让刘静当编剧,想把它拍成电影献给母亲当礼物。 可刘静那时根本是个电影小白——她一点不懂电影编剧的技巧,还是个好玩的主儿,沉迷搓麻将不能自拔。随便写了两稿搪塞给姜文敷衍了事。 要知道,姜文可不是那么容易敷衍的角,看了两稿都不合心意,拍电影计划不了了之。 后来,要拍电视剧的时候,刘静认认真真把韩剧《澡堂家的男人们》看了7遍,当做范本学习编剧技巧。 虽然彼时卖出去的版权早已过期,但出于个人愧疚和职业道德,刘静还是向姜文征询了版权的事宜。 没想到,姜文非常痛快也非常给力,一口答应了要出演父亲的角色,还推荐了郑晓龙当导演。(姜文出演的唯一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就是郑晓龙导演的,《金婚》的导演也正是郑晓龙) 不过姜文的档期有冲突没能出演,最终江德福这个角色由郭涛出演。 ![]() (▲姜文的形象和郭涛的江德福简直不要太像。) 虽然姜文没有出演这部剧,但铺子倒是很期待这部姜文作品—— ![]() 那温馨如煦的爱情生活,相信未来又将在姜文作品里重拾开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