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还是否记得一部五年前横扫各电视台的电视剧——《父母爱情》? 哪怕到现在,这部电视剧在豆瓣仍保持着9.4的超高口碑,而观影人数竟然已经达到7W ! 为什么那么火? 两个字,精彩! 怎样精彩? 接地气,真实,是中国式家庭真真正正的样貌所在。 你们可能会奇怪,这么一部有点过气的电视剧,小C怎么现在才提? 那是因为,小C也是近日才得知,《父母爱情》的唯一编剧刘静已经在几个月前因病离开了人世。 安杰和江德福的爱情明明还历历在目,她的新作《尉官正年轻》还没来得及上线,只能感叹世事无常,刘静的离开竟然那么突然。 按理说,刘静并不算是一个老牌编剧。在此之前,她只是一个致力于小说的作者。 当初的那篇《父母爱情》,就是她93年写的一部中篇,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竟然成了头条,自然让她受宠若惊。 这部中篇小说让刘静获得了不少荣誉,甚至让她迎来了创作生涯的高峰。 据说当年连姜文都对这小说爱不释手,觉着处处都是自己家庭的影子,想把《父母爱情》改编成电影,算是对过去生活的祭奠。 谁料,神经大条的刘静那时刚以新手的身份沉迷于麻将运动,顾也顾不上。愣是在自己老公的旁敲侧击之下,才把握住了这次机会,拿出了电影剧本。 姜文 姜文这下拍了板,拿下了《父母爱情》的电影剧本版权。 虽然咱们不知道是啥原因,姜文把这电影的事搁置了下来。但好在电视剧的进程,算是跟上了。 姜文甚至还力推自己来演电视剧主角,结果因为《让子弹飞》的档期,只好阴差阳错。 总之,刘静讲故事的功力是真的没得说。当时也是因为不少人对《父母爱情》的看好,才促使她一脚踏入了影视剧的行当。 为此,小C专门找来了《父母爱情》的原著,不得不说,刘静的文字功底真没得说。 说的都是咱们老百姓的故事,但她讲出来,就是明白、生动、真切。 光靠几句台词,人物形象就跃然于纸。 其实你要让我说,《父母爱情》讲了啥,那还真不太容易总结。 想看撕逼,这没有。想看坏人打斗,这没有。想看惊险刺激高潮迭起,抱歉,这还是没有。 这里有的,只是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家庭,有一段几十年婚姻里的争执与磨合,有几个孩子成长时的叛逆与远走。 但恰恰就是如此,这才像那些每个家庭里都会经历的部分,难怪刘静自己也说“这是咱们父母的故事”。 这不就是生活本身的样子吗,流水账里永远能抓到苦痛与幸福。 刘静在这部小说里以“我”为自述,作为老七的我,是家中最小的闺女。 母亲出生在青岛一个不大不小的资本家家庭,父亲是海军军官。经人介绍,父母结为连理。 小资女文青和大老粗委员,出身的不同,让父母的相处之间存有不小的差异。 父亲吃饭不讲究好吧唧嘴,母亲就偏偏最见不惯这种没有礼貌的臭毛病。 父亲一大家子的农村亲戚,母亲板着脸宁愿背臭名也死活不待见。 父亲就好马恩列斯毛选集,母亲却爱《红楼梦》和《安娜·卡列尼娜》。 就是这么看似八竿子打不在一处的两个人,都不用我举例子,大家就能知道,相处里肯定少不了摩擦争执。 一个喜欢读名著、喝咖啡的资本家小姐安杰,本来憧憬的爱情是充满着浪漫情怀,想要有一个有情调有品位,能够一起聊人生谈理想的人生伴侣。 结果却偏偏被江德福这个老实到不太有情商的革命军人所打动。 这其中,江德福对安杰的爱义无反顾。安杰的出身成分不好,江德福顶着解甲归田的压力也要和她结婚。 所以啊,这江德福虽然是个大老粗,但还是凭着自己的真情,愣是把这个文青征服了。 但生活哪儿离得开柴米油盐姜醋茶,两个人生儿育女、打打闹闹,一走就是一辈子。 而这其中最精髓的部分,都在刘静笔下那毫不做作又诙谐十足的人物对白里展现。 我大姐惊叫:“哎呀妈,你胳膊怎么了?” 虱子咬的,母亲简练地回答。 我们一家人顿时面面相觑,嘴里塞着满口的饭。 父亲极速地把口里的东西咽下去,把脑袋探出饭桌,用手扒拉扒拉头发,奇怪地说:“咦,咦,日他娘的,怎么光咬你不咬我?” “它们跟你是青梅竹马的朋友,怎么会咬你?”母亲故意拖着长呛,阴阳怪气的。 父亲脸上有些许歉意,他虽然不再吭声了,但那神情,比吭声还难受。 瞧吧,小说里这老七讲述口吻,还真是有点没大没小的,愣把父母之间的过招看得个明明白白。 然而也正是这种“口无遮拦”式的记述,才显出《父母爱情》的精髓所在。 毕竟转念想想,要换你在家天天对着父母毕恭毕敬的,那还有意思吗? 总之,当小C把这本书翻完,只想再把电视剧找出来看一遍。 对于刘静的辞世,惋惜太多,只能说天妒英才,遗憾我们不能再看到她新的作品。 长江文艺出版社在今年7月特地出版了一套纪念刘静的典藏丛书,收录了《父母爱情》、《戎装女人》、《尉官正年轻》三部最有代表性的小说。 斯人已去,但好在昔日的作品永远不会凋谢,她为我们说过的故事,她塑造过的那些人物,永永远远都在那。 在这套刘静经典典藏独本的扉页,写着那么一句话: 生如莲花,致敬刘静。 谢谢她,让我们看到如此真实的作品,看到生活里我们本来的样子。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