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净心生慧

 无雍 2019-04-18

一位农夫挑着一筐鸡蛋找道士指点迷津,道士却问农夫,这世上什么最难?

农夫想了想,回答道:“当然是出人头地难啊!”

道士摇了摇头,“非也!”

农夫思忖了一下,问道,“那什么最难?”

道士回答道,“不想出人头地最难。”

农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谁不想大富大贵,谁不想前呼后拥,可是这样的人又有几人呢!所以出人头地是最难的。”

道士继续说道,“都想出人头地,那不想出人头地岂不是最难的嘛!”

农夫反驳道,“那为什么要三六九等!”

道士笑了笑,“所以你成为了三六九等。”

《遥远的救世主》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年代执着于出人头地并不难,难的是不执着于出人头地。”

这句话怎么理解,且如是说,执着出人头地是人对名利、财富贪欲的释放,但是不执着出人头地恰好是“明心见性”后的觉悟。不执着出人头地不代表不会出人头地,相反,更容易出人头地,因为这社会聪明的人多,傻的人少,渴求一夜暴富的人多,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的人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人多,沉心静气做工匠的人少,急躁漂浮的人多,细心踏实的人少。

踏实的人不是胸无大志,而是他知道只有看似拙劣的慢,其实才是最高效的快。现在提倡工匠精神,就是需要沉心静气下来钻研、打磨作品,而不是哪里有利益就奔向哪里,哪里有名利场,就朝哪里开赴。最现实的体现,就是欧美产品与国产货的对比,欧美产品百年老店多,工匠精神多,国产迅速窜起的多,而快速消亡的也多,模仿的更多。结果我们看到的是,对国外产品的痴迷、崇拜,虽然“到国外买马桶盖”夸张了点,但至少说明人们的普遍心理。对国产的漠视,买车如果是国产车你都不好意思开出去。当然,随着国家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我们也能看到一批真正在做匠人的企业。但仍然有些企业不搞清楚市场的真正需求,企图打着“支持国产”的口号扶大厦将倾,不是痴人说梦嘛,市场经济本来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哪有依靠打感情牌就能活起来的。

这些现状都体现了一个道理,在成与败中间其实就隔着一颗“明净的心”,这颗心不偏不倚,不浮躁,够踏实,爱死磕,但是又能跳出死磕看死磕。

一颗别扭的心,只能是欲盖弥彰!——先正“心”

生活中我们细心会发现,一个遇到好事有多兴奋的人,遇到坏事时就有多低沉。遇到好事兴奋应该,遇到坏事低沉也应该,但是在这个“该”和“该”之间,没变的是我们躁动的心,这颗心喜欢上下波动,很难保持在平衡线上。

一朝富贵,一朝衰败,大起大落,形容这颗心再合适不过了。

当我们看到某个人遇到好事高兴的不得了,别认为他是一个积极的人,因为你还没有看到他遇着坏事的时候。

一个人的“成熟”不是身体的成长,年龄的成长,经验的成长,阅历的成长。你会发现很多年龄大的人除了有点经验和阅历外,心态和年轻人相差无几。

一个年龄大的长者,可能对物质和名利追求开始衰减,对什么都开始变得无所谓了,所以一般的事情他能承受,并且外在的一些事情也不能伤害他,看的多了,见得多,承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长者很成熟,很老道,但是话说回来,情况确实如此吗?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放得下的是自己可以放下的,可以不用端着的。这些长者因为见多了,看多了,自己要求也开始衰减了,所以能承受,那只能说是“端着”对他们并没有那么重要。更直白点说,一个长者,你给他升官进爵,他可能没有多大兴趣,因为腻味了,你如果要给他几个处分,他也不担心,因为他不求上进了,背个处分照样养鸟赏花,对一个功名心强的年轻人来说,一个处分可能要他的命,因为处分意味着几年内晋升与他无缘。虽说处分对长者没有任何威胁,但如果有人绑架他孙子,这个时候他估计暴跳如雷,不知所措,那么此刻还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到所谓的成熟嘛!

构不成威胁,是因为不在他关注点上。

所以别指望这经验多,阅历多,看的多,见得多,自己开始对财富名利不再苛求,这就是成熟了,或者说境界提升了,绝对不是。如果没有在每次经验和阅历上去磨练自己的平衡心,到头来你还是你。

遇着好的,平静对待,这样才能在遇着差的时候也能平静看待。

心之最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阐明得再合适不过了。虽说如此,但是很难做到,不是很难,是做不到,不然又怎么叫最高境界呢!不过“做不到”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去做,很需要去做,人类的进步不能因为看不到头而停止进步,我们只能在不断向前迈进的时候让自己不断提升。

人有七情六欲,贪嗔痴,哪能轻易做到,细数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寥寥数人,王阳明算一个,曾国藩算半个。王阳明讲“无善无恶心之体”,心原本就明净,只因灰尘蒙蔽,让人们开始贪嗔痴,他算顿悟之人,从龙场悟道后,涅槃重生。而曾国藩的修炼则苦逼了点,靠的是日日之功,功夫用的也比别人多好几倍,算渐悟之人。虽说用顿悟和渐悟来区别,但是心学讲究的就是在事上磨练,没有昨日之心今日之用的说法,用这样的区别只基于两人的先天条件不一样。王阳明自小天资聪颖,为官后打仗也是一个“溜”啊,如有神助,逢战必胜,最牛的是平定宁王朱宸灏,用他的话说就是悟透了良心之学,一切庙算在顷刻间应运而生,安有不胜之理乎。

曾国藩,曾大帅则有点悲催了,年轻时候为了考取功名,昼夜苦读,一天夜晚,一个小偷看到曾国藩进了屋,立马跑到床下躲了起来,想着只要这小子把书背好了就会去睡觉,这个时候再伺机溜走。这个小偷想多了,什么叫把书背好,曾国藩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了两遍又三遍,那劲头如同“山中一甲子,世上已千年”。一合上书,开始背时,完蛋,读了两句就接不下去了,于是又拿起书,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了两遍又三遍,于是再合上书,开始背时,完蛋,第一句都记不起来了,不过对曾国藩来说,没有什么是能够难倒他的,因为这一晚他就没打算休息,于是又拿起书死读着。小偷真是欲哭无泪,心想,“此人真是前无古人,世间罕有之蠢材。”一首简单的文章背了几个小时都背不下来,我听都听会了,于是把文章一字不落地背了出来,曾国藩看着背后的黑衣人,一脸愕然。小偷摇摇头,“没救了”,于是扬长而去。

曾国藩靠的是后天的努力,考了7次才考上进士,他父亲更厉害,考了17次才把秀才考上。成立湘军后,曾国藩打仗虽然厉害,但是败仗也是一箩筐,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心被他磨得无坚不摧。

有人可能认为,王阳明不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因为他还忧国忧民,如果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应该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让他们牵挂的了。范仲淹在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后面,也来了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认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话,不如用“万法皆空,梦幻泡影”之类更好,那样是槁木死灰,没有现实意义,是出世的做法。而王阳明能够超然物外,在心上求良知,不看个人得失,心系天下苍生,所以他被尊为圣人。

让心保持自然,不做作,超然物外。

《论语》有段话很精辟,直指人性: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白话解释就是:

子贡问:“人如果贫困但是不谄媚,富贵但是不骄傲,这个人如何?”(子贡经商跌跌撞撞,穷富都尝试过,是深有体会的。)

孔子回答道:“还行吧。不过,不如贫穷而乐道,富贵又好礼的人。”

孔子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贫困不谄媚,是认为自己贫困就应该不做谄媚之事,就要安分守己,要规规矩矩,不能做超出贫困范围内的事,比如穷学生觉得自己应该穿差一点才和自己身份匹配,穿好点都不敢出门。这不是说你有多么安分,这是典型的自卑,虽然在行为上没有,但是心里已经深深有个“卑”字。

富贵无骄,富贵了就不能骄傲,你在提醒自己不要骄傲,其实你已经骄傲了。真正会收拢人心的富人,他不会一味地对你恭恭敬敬,对你谦虚万分,搞的好像你像他领导似的,这种礼貌叫居高临下,表面上感觉自己恭敬谦虚,其实就是在提醒自己不能骄傲,提醒自己不要骄傲就是在骄傲,这种待人方式虽然不会遭到唾骂,但是足可以让别人感觉与你距离更远。

最好的方式就是心里压根就没有贫和富的概念,只有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贫也能谄媚,富也能骄傲,关键在于该不该的时候,心宽体胖,超然物外。

能打动人的,是最真实的心,威力最大的也是最真实的心,不做作,不别扭,更不欲盖弥彰。掩饰是把观众当傻瓜,其实观众不是傻瓜,傻瓜的是自己。

扫除灰尘蒙蔽,后净心,生发智慧。

事实证明,大部分运动员比赛的时候发挥的水平很少超过平时的水平,能够把平常训练水平发挥出来的选手无疑是极其优秀的选手。

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代表道,代表客观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遵循客观规律。

拿射击运动员举例,他发挥水平最高的时候,不是在弓箭张弛时候默念自己一定要射中,越是告诉自己一定要射中,越射不中,因为杂念太多。

怎么才射中,就是要人弓合一,不是臆想自己和弓虚无的灵性融合,而是让自己遵循射箭这一客观规律,怎么个客观规律,就是弓要射中靶子,需要的客观条件,弓的张弛度,风向大小的影响,准心该对准哪个点,有风时该怎么把握,风向不同又该如何把握等等,这些规律就是要在日常的训练中掌握。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整表述:

射中把心=x牛顿力+准心+风向变化

仅此而已,这个公式中可没有人的“自我提醒”,遵循这个规律,就能得到这个规律下的结果。

我们常常能听到那些完成超高水平动作的运动员说,在跳起的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都不知道原来动作那么完美。

这就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了,此时的心明净,没有任何杂念影响,运动员唯一做的就是按照规律做,其他的就是观众惊叹的事情了。

浮躁的内心,越想得到越浮躁,越浮躁越得不到。

工作上,我们要升职加薪,于是跳槽成为常态;行政上,升到副科,想正科,升到副处,想正处,于是成为墙头草,阿谀奉承,完全没有干事创业的心。

太浮躁,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我们思想素质的更新速度。对财富利益的追求已经占据了社会价值潮流,时下表现的最突出莫过于电影市场。

国产电影良莠不齐,良的少,莠的一大堆,庸俗的剧情,庸俗的演员,出发点就是圈钱、圈钱、圈钱。因为没有演技,没把演技当成艺术,而是当成了圈钱的工具,所以只能吃长相饭,花瓶饭,炒作饭,于是短平快成为首选,管他啥演技不演技,有替身啊,只要快速捞到钱,什么都好谈。

荒唐至极,电影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就是对文化传承的最好载体,却变成了一帮庸脂俗粉的牟利工具。时下的文学市场何尝不是如此,好的作品被掩盖、无人知晓,各种网络小说倒层出不穷,什么修仙、保镖、高手,哪个不是在自我意和淫,在满足读者的同时顺便把银子也赚了。

在这种趋之若鹜的价值取向下,没有人会静下心来认真认识自己、思考真理,因为大家已经不需要自我和真理,只需要财富和名气。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越是在这种浮躁的精神状态下,能够甘于平庸、静下心来做事的人才是最后能够异军突起的人,才是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不同的声音往往是真理的大门。

如何让心生发智慧?

要生发智慧,必须要让心“心如明镜”,不能有污浊沾染,否则就不能映照万物。

浮躁的心、功利的心已经不是人原本的“心”了,是外物对人本心的诱惑和刺激,如果不懂这层道理,所作的行为也必然走到诱惑的道路上来,生发的也并非智慧,而是不断让自己陷入深渊的邪念。

儒释道各有千秋,各成一家,但究其根源无非修的都是一颗“心”。佛教在修心上有一个非常好的法门,“戒、定、慧”。当然,这里不照搬书中所言,与经书所述也有一定区别,但是这种区别也不算区别,不过有无区别都不是关键,因为我要表达的是能够让我们真正适用的,能够实实在在改变我们现状的修炼方法。所以表达的初衷是以解除烦恼、生发智慧为出发点,没有对比,没有参考。

生活在一个广告充斥的时代,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着生活学习,有意无意地在影响着认识。

“今天哪位彩民中了一千万,哪个年轻人又成了互联网ceo,哪位明星又干啥!”诸如此类,见多了,自然潜移默化影响到我们。

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了我们价值观,觉得“生活是应该享受”或者“好人经常碰上坏事,所以不当好人”等等。

又或是,“名利,只要出名了,就有利。”更为甚者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都无形之中灌输此类功利思想。

诱惑太多,病毒因子太多。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果这些东西在来之前,告诉我们我要影响你,或许我们能够抵挡它,但是这些信息常常在我们不经意间,被影响了我们都不知道。

对此,我们要“戒”,戒之前,先正。何谓正,良知感受到是对就是对,是错就是错,该就是该,不该就是不该,就这么简单。把心正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自然能够选择对的,抛弃错的,抛弃这些侵蚀我们这颗“心”的魔鬼,让心归于平静。

因为戒才能静,静才能定,定才能专注。如同上面所示,一个运动员将潜力发挥到巅峰的状态时,他想的并不是如何拿到冠军,而是将大脑进入空灵状态,把自己技能与器材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之境,演绎出体育技能的艺术,这是“定”的能量,定的威力。

有很多明星异军突起,几部电影或电视剧下来,成为大家一时争相热议的对象,但是大家会发现这种情况一般坚持不了几年,一两年后,又有同样的人替代了他,依次循环下去,他们没有把表演当雕塑,而是一味追求金钱,吃的人气饭,没有真家伙来吸引人们,过气是瞬间的事。

不过好在总有部分人,是真正把表演当成艺术对待的,以至于一直以来不温不火,但是我们相信,如果他们坚持了下去,到某一个阶段,他们的作品也许就是洗涤人们灵魂的传世之作,然而这部分人中,他们部分或许已经出离表演家的阶段,成为了哲学家。

这些人谁是赢家,谁是输家,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敢肯定的是,最后这少部分人才是真正活的明白、无愧于观众的人。

能在众人对利益趋之若鹜的大潮流下,我们能专注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清除一切诱惑和烦恼,我们就做到了戒。

这些诱惑和烦恼是阻挡我们成功路上的恶魔,在不断诱惑我们偏离轨道,只有我们看清楚,戒掉,我们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目标。

但是在戒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另一个恶魔,这个恶魔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自身,来自于自身的不信任,我们会渐渐看到自己的不良习惯越来越多,对利益的追求过分的强烈,于是觉得自己根本不具备修的慧根,徒增一层烦恼,导致草草了之,半途而废。

如果有这种想法,大部分是对六祖慧能的误解,六祖慧能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慧能看来,原本我们就心如明镜,何必要自寻烦恼,时时拂拭呢。其实,慧能的修行方法只是针对有上上慧根的人来说的,是修行到一定阶段的人来说的,然而对于我们普通人,周遭的环境或多或少让我们沾上了污浊,我们不可能做到本来无一物,所以我们需要神秀的时时勤拂拭,慢慢地除掉不良习气和抵制不良影响,把心放到作品上去,追求真理,死磕真理,真正在“戒”上下功夫,这种不自信才能不击自溃。

其实把心“正”好,让心归于自然状态,不做作,然后再“戒”不好的思想,戒好后自然知道该“定”,该专注。在专注中,我们没有杂念,自然能够更加客观判断事物的本质,这样的过程就是智慧,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应运而生的过程。只要先正好,才能知道该戒什么,戒好后,没有其他杂念,才能专注到一件事情上,专注了,必然就能发现很多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也更能客观地作出分析和评价。

有一位作家,他在讲述创作心理历程的时候,给我提供了很好参考借鉴。

他说刚开始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吃作家这碗饭,盲目跟风写网络小说,当时诸如美女保镖、霸道总裁、修仙神术等类型的小说很火,读者非常多,随随便便就是几百万的点击量。他看到了这个市场,虽然市场已经供过于求了,但是只要愿意进去,怎么也能沾到点油水。于是他开始朝这个方向创作,每次都是写到一部分,阅读量久久上不去,于是选择“太监”。

在失败中,他不断反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屡屡失败,为什么别人就可以,而自己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苦思冥想一段时间,他开始醒悟,原来自己出发点就是错的,一直以来想成名的心态驱使他码字,每次跟风的时候往往是风的尾端。

于是他改变战略,从被动的写作变成把写作当成艺术,当成是挖掘自我内心和表达思考、想象的一门艺术,最后他成功了,在网络小说中占到了一席之地,每部作品点击量破千万,有一大批狂热粉丝,包括我。

出发点在名、利上,那么你以后所做的事必然是以名利为前提,因为这个前提,你的选择、判断、作风、执行力等等都在这上面寄生,一旦看不到名利的到来,你必然坚持不下去。

所以,先正心,就是要保证出发点就是对的,戒心就是要抵制诱惑,为初衷保驾护航,最后定下去,专注下去,各种智慧则油然而生。

“戒”就是要扫清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如果我们抱着功利心态去做某一件事,我们行为和言语无形之间已经不受自己控制了,而是被这种被“诱惑”控制的“心”所驱使,失败也是情理之中。

做好了“戒”,我们还需要做好“定”这个功夫,这个“定”就是让我们“戒”的上一层功夫,不断的戒,我们更需要不断的定,把“戒”融于生活的每个细节,当然我并不认可和尚指出的一大堆戒这戒那,光是看都需要大半天,更何况做呢!

往往很多有心戒的人在看到让人喘不过气的戒律时就已经放弃了,所以我们的戒应该是轻松的,不能生搬硬套,对本性的过份抑制是对心理和生理的伤害。

如何用良知来判断对错,应该说是应该不应该,举一个王阳明的例子。

一日,王阳明在庭院里看到弟子在除杂草,善于思考的弟子问王阳明,既然世间事物无善无恶,那杂草就不应该去除啊。王阳明知道高级的教育方法并不是直面问题,而是避其问题,换个角度,循循善诱,让案例来启迪人的思维,于是他说到,“黄金是好还是坏”。

弟子答:“好!”

王阳明:“那把他放你胃里呢?”

弟子答:“那肯定坏的!”

王阳明:“世间事物本无善恶,是我们的想法付诸到事物本身,于是产生的善恶之分。杂草虽然没有善恶,但是现在长在土里,影响庄稼生长,理应去除。”

事物无善无恶,对事物的善恶区分不过是自己凭借自我好恶附加上去的,没有善和恶,只有该与不该。

戒定慧的现实表现。

想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那就戒掉喜静好吃的习惯;想挣钱过上富足的生活,那就戒掉懒惰盲目的生活态度;想要拥有一群真心朋友,那就戒掉吝啬猜忌的习惯。我们要戒的不一定就是坏的,我们一直秉持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关键是看什么地方,对待的是什么对象,所以从根本上我们就不应该有一颗贴善恶的标签,而是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什么是影响我们的良知,我们就应该去除它。

我们要在戒的过程中寻找一条自己最适宜、效果最好,而自己又愉悦的一条路径。“戒”什么没有固定标准,只有到什么时候、应该戒什么!

有人说懒床绝对是成功者的一大弊病,只要懒床的人,基本就不用谈成功了,这么说其实有失偏颇。夜猫子,中午才起床,但是这并不影响伟人的伟大成就,其实这也是当时的环境所决定的。作为战场统帅,战况瞬息万变,哪有白天黑夜之分,所以养成这种习惯实属正常。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真正有心做事的人,他是没有时间去想戒掉不良习惯的,因为把心“定”到某件事上,根本没有时间滋生不良习气。这让我们可以看到,越是成功的人,习惯作风越好,习惯越好,越有助于优秀;越是品行不端的人,生活习惯越邋遢,越猥琐,越能加速失败。

这里对“定”的表达是另一种意思,偏向于“定格、专注”。我们可以先看下佛家对“戒定慧”的表达:

佛家的“戒、定、慧”,修戒主要是完善道德品行,修定主要是致力于内心的平静,修慧主要是培育智慧。这是一种次第关系,先要完善自己品德,正语、正业、正命,然后才应该尝试让自己内心平静,也就是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属,内心平静了,才应进一步提升智慧。其实,如果把“戒”和“定”做好了,智慧会自然显现。这里的“定”作为“修”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戒”之后,但是如果把“定”的意思如同上面案例解释的一样,用作“专注”而言,那就直接可以跳过第一阶段,只要“定”了,也就没有闲工夫去滋生邪念和不良习惯,当绝对“专注”的时候,智慧自然生发。不过这种表达比较微观,作具体针对某一阶段、某一事而言,可以直接进入“定”的功夫,但从整个修行来说,那首先还是要在“戒”上着手,其实用“戒”字并不高明,因为这字一看到就觉得辛苦,我们更宁愿拥有一颗明净清醒的内心,然而这颗“心”就是“戒”的结果,但是从路径上显得更为愉悦。

提升自己,我们需要不断去清除杂念、欲念、邪念,让心更明、更净、更静,谋略决策油然而生。

生活告诉我们,能游5公里的运动员在看不到岸边的时候往往1公里都坚持不下去。

定好小目标,然后实现它,然后再定大目标,这样会显得较轻松,并且,还能够让人保持继续下去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