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魔白居易这首写清明的诗,道尽生离死别,真乃史上最沉痛的清明

 江山携手 2019-04-18

古代诗人写清明题材的诗,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写清明所见所闻的,这类的一般是借清明的天气气候,或写春游乐趣,或寄情于景,或写思乡,比如我们熟悉的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便是写诗人凄迷纷乱的心境,再一首李清照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便是写少女惜春爱春的闺怨之作。第二种便是写清明祭祀的,这一类的通常感情比较深沉,比如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他提倡摒弃华丽的辞藻,诗中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唐代的时候,寒食节的地位已经下降,清明节的地位凸显出来,又因为两者时间相近,唐代时候慢慢淡化了寒食节,而改过清明节。白居易这首诗便是描写人们祭祀亲人时的场景,全诗气氛悲凉沉重。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诗中描述,乌鸦喜鹊发出聒噪的叫声,栖息在昏暗的乔木树上,就像是清明寒食节日里谁家在哭泣。大风胡乱的吹着地上的纸钱,在空中乱飞,累累古墓非常陈旧,上面已经布满了青草。海棠和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全是生离死别的地方。亡者在黄泉地下,听不到亲人们痛哭的声音,风雨潇潇的傍晚,来祭奠的亲人们都在雨中回去了。

首联意在设置悲伤凄凉的氛围,诗中用了乌鸦啼叫,而喜鹊的叫声也用噪来形容,又用“昏”字来形容乔木,一派苍凉的气象,下一句点明了清明祭祀的活动,“哭”字说明沉重的心情。

颔联描写人们祭祀的景象,纸钱在风中乱飞,古墓累累,上面长满了青草,“垒垒”说明众多的样子,这一句将具体描述清明祭奠活动,进一步烘托了凄凉的环境,加深了沉痛的心情。

颈联直接点名生离死别的悲痛心情,用海棠花、梨花、白杨树等景象作衬托,本来这些景物都是春意盎然的气派,只因为缺少人欣赏的心境,此刻用在这里暗示这些草木的无情,显出荒芜的迹象。

尾联以亡者的视角来写,亡者在冥冥黄泉中,听不到亲人们的哭声,只能看到亲人们风雨中离去的背影。“冥冥”显示人死后,在昏暗的九泉地下,寂静无声;“萧萧”是指风雨之声,“暮雨”指明时间已经到了傍晚,天色渐暗,昏暗的天气,凄凄的风雨,幽咽的泣声,凄风劲吹,说尽了生离死别,使人不禁潸然泪下。

纵观全诗,这首诗沿袭了白居易一贯的写作风格,便是通俗易懂,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传闻他每作一首诗,都要拿去读给老妇听,知道老妇听懂了才算满意。这首诗用词浅白,通篇无典故,但是通过各种景物的描写,铺垫的设置,将人们扫墓时的场景勾勒的生动形象,祭奠亲人的沉痛心情刻画的真实自然,生离死别之场景仿佛眼前,悲痛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感同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