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深夜醉酒回家,却不进家门反而乘舟出游,写下了传世经典

 江山携手 2019-04-18

苏轼有一种魔力,从他呱呱坠地开始,这种魔力就在他的身上运行,直到他死后一直扩散,甚至到今天这种魔力仍然没有散去。直到今天,人们仍旧喜欢苏轼,喜欢他的书法,喜欢他的诗词,喜欢他政治主张和人生境界。但是苏轼活着的时候,却没有这样的待遇,生性豪放的苏轼不愿与世俗同流,他的才华和主张受到了嫉妒和不公平的对待。

苏轼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也注定为政坛风暴所羁绊,受“乌台诗案”影响,苏轼竟屡遭贬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流放黄州应该是苏轼最窘迫的时候,但是天性乐观的苏轼没有因此而沉沦,在黄州期间的苏轼,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可以好好饮酒赋诗,许多旷达的词作就是写于这个时候。这首《临江仙》就是写于此时: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上片写苏轼喝酒酣畅淋漓后归家的场景。夜饮的地点是东坡雪堂,而醉酒的程度是:醉而复醒 ,醒而复醉。可见此时的苏轼已经大醉了,当他回寓所时 ,自然很晚了。门童已经熟睡,鼾声如打雷,久久叫门不应,无法回到家中的苏轼,只能“倚杖听江声 ”。这里的写法十分巧妙,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听江水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情景,从而表达苏轼历尽宦海浮沉的心情和无法释放的内心孤寂。上片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为下片的人生思考做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 :宦海沉浮感觉身心俱疲,似乎身体并非我之所有。这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水波不兴。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余韵深长的慨叹,正是苏轼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关于这首词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苏轼写的这首诗第二天就传遍了黄州。特别是看到最后一句,大家又说苏轼的衣服帽子都在江边,乘着小舟远去了。郡守徐君猷知道了很吃惊,害怕苏轼乘舟跑了,急忙派人去寻找,却发现苏轼仍在酣睡。这个故事见于宋代叶梦得的《避暑录话》。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真切地反映了苏轼当时的人生际遇,想要超脱于世外又怎么可以呢?最终还是要在凡俗中生存。但是真正的自由是不受外部环境制约的,因为真正的自由在心中。其实苏轼一直追寻的还是内心的平静,是一种自我精神的解脱,正像苏轼写过“此心安处是吾乡”一样。无论外界的纷纷扰扰,自己的内心平静最重要,即使在门童鼾声中,也可以静静的听着江水流淌。

在纷乱嘈杂中找寻内心的安静,这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苏轼的词读来让人痛快,因为他的词清新自然,总能给一片昏暗的生活带来一缕吹散阴霾的清风。当生活的纷扰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时候,不妨学学苏轼的旷达,畅饮释放,听江水的寂静流淌,如果厌倦了俗世凡尘不妨趁着风平浪静之时,驾一叶扁舟让自己在江上睡去忘却烦恼,这种随遇而安的自由洒脱正是苏轼旷达心胸的写照。

你喜欢苏轼的这首词吗?欢迎大家留言。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关注,分享!小编每天都会更新不同的内容,您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

(本文版权系作者原创,未经许可切勿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