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领导者个人水平的高低,对组织的事业影响很大,甚至某些时候能够决定成败。怎么才能提高领导水平呢?让下属心甘情愿跟随自己,为共同的事业尽心竭力呢?我们认为,能不能保持一种刚柔并济的为人处事风格至关重要!具体说来,包含三个要点: 1.正而能变 古人讲:“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因此,凡是头脑清醒的领导者,无论做任何事情就需要坚持“名正言顺”,并且积极在公众场合树立起积极正面的形象。然而不少人在实践这条策略的时候往往发力过猛,导致正面的形象没有树立起来,反而给别人留下刻板呆滞的印象。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做到四个字——“正而能变”,即在为人处事中不但要坚持原则性,还要能够审时度势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面对不同类型的人群或场合,选择不同的沟通形式和应对策略。这一点上诸葛亮就深通其理,在其个人建功立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始终高举兴复汉室的大旗,另一方面就能够与东吴搞好关系引以为援,充分体现了“正而能变”精髓。 2.刚而能恤 在一个团队里面,领导者无疑是其中的顶梁柱,支撑起整个平台的有序运作。权力越大,必然导致责任越大;而责任越大,往往带来的压力也越大。大多数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都会变得烦躁易怒,容易迁怒于人,使得自己与别人共事过程中的矛盾激化。因此,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必须正视这个情况,始终保持一种“刚而能恤”的处事风度。在督促下属干好工作的同时,也要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给予对方适度的人文关怀,或许能够带来出人意料的良好收益。吴起就是深谙此术,通过替部下吸吮疮伤,使得对方为之冲锋陷阵,舍生忘死。 3.仁而能断 汉宣帝在总结祖先的创业经验时指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里的“霸王道杂之”,其实反映的就是一种“仁而能断”的处事风格。对于成熟的领导者来说,一方面需要以“仁爱”之名来聚集众人之力为己所用;另一方面又需要认识到众人的利益取向未必与自己完全一致,在真正的关键时刻必须要“乾纲独断”。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改变自己的个性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见贤思齐,用心修补自身性格的缺陷,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那么成功必定水到渠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