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器为用,最美

 郭一墨 2019-04-18

中国有句古话:

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

器用,可以载道。

它承载了华夏最朴素的哲学观,

中国的造物由原始至当代,

历经了石器、陶制、青铜,

到达了攻玉、瓷器、家具、

世间百工,兼创百器,

留下了璀璨的美学世界。


从春秋时期的《考工计》,

到晚明时期的《天工开物》。

华夏的文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是一部器用美学史。

它见证了我们从蒙昧到开明,

日用而不自知,

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误区,

重拾器用之美,

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代,

让器物美学回归生活,

发现日用之美。

日常生活才是所有美的中心,

它蕴含着文化的根源,

人类的真正价值,

就在日常生活中。

最为直接地得以表现,

如果生活被丑陋之物包围,

那生活之美将沦为低下,

心态于无形之中将会扭曲,

从而陷入粗野无润泽的状态。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在器用之间最能体现,

要想生活有深度,

无论如何都应该与美结合,

如果忽视了这点,

就不会有完善的生活。

任何器物都是有审美的,

或见清雅,或见朴素,

以技艺成器之外形,

以规矩成物之法度。

它们藏满了先人的智慧与认知,

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发现它们的美。

一室之中,百器具备。

日常用的器物虽然质朴无华,

但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成为我们熟悉的存在。

看似平凡朴素,却是至真至简,

看似距离遥远,却是形影不离。

生活中好的器物,

恰似我们的至交,

它藏满了所有深情的故事,

悄无声息,便惊恍了岁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