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阴兵借道”被多数人当成迷信来看待,类似事件也仅仅被当成令人心里发毛的谈资罢了。然而古人可是十分迷信,在“抬头三尺有神灵”的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上到皇亲贵胄,下到黎民苍生,只要提起鬼神都要敬畏几分。历史上,曾有位皇帝正是借着“阴兵借道”扫清了异己还打退了外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便是宋明帝刘彧。 这里的“宋”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伟大的宋朝,而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如今,人们对于南北朝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有人将其视为大分裂时期。毋庸置疑的是,南北朝时期必定是中国古代最为混乱的时代之一,你想要了解怎样的奇葩历史,只要翻翻那段时期的资料便一定不会失望。 公元464年,南朝宋迎来了第六位皇帝刘子业。刘子业即位时仅有15岁,本应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年。然而,刘子业打小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帝王潜力,遗憾的是,这份“天才”并不是引导他成为一位明君圣主,而是一个十足的昏君。“无道昏君,不修德政,妄戮无辜”,史书记载,刘子业嗜杀成性,看哪个大臣不顺眼便随便诛杀。刘子业经常组织宫女在皇宫里赤裸乱奔,将自己姑姑纳入后宫,还跟同母姐姐搞得不干不净。 恰逢廷尉刘蒙的小妾临盆,刘子业说,只要生下男孩便立为太子,女孩便当场摔死。结果刘蒙的妾生下一子,刘子业竟当真封为太子还天下大赦。最过分的是,刘子业将自己的三位叔叔都当成玩物,尤其是湘东王刘彧,因为刘彧比较胖,刘子业便封其为“猪王”囚养在宫中,当着众人之面除去衣物,趴在石槽前吃白米。当刘子业宣称要册封刘蒙小妾之子为太子时,一直逆来顺受的刘彧终于爆发了。太子废立之事牵扯到王朝基业岂能瞎搞胡来?两人在廷上发生了争吵,刘子业一怒之下扬言要“杀猪”。然而,恰恰是承蒙“立太子”后的那场大赦,刘彧才捡回了一条命。 大难不死的刘彧明白,既然刘子业对他已经动了杀心,那便是逃得了一时逃不过一世。为此,刘彧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这个昏聩之君。公元466年1月1日夜,刘彧重金买通了皇帝身边的亲信,四处传播“宫中闹鬼”的传言。刘子业一听来了劲头非要去“捉鬼”,结果在华林园竹堂中遭一干被刘彧买通的左右诛杀,时年仅17岁。
刘彧的大肆杀戮引起了皇亲贵胄和权臣们的恐惧,在极短的时间内,打着各种旗号来征讨他的数不胜数;内忧不断,外患也从未停息,有趣的是,刘彧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相当出众的才华——无论身陷何种绝境,他最终都挺了过来。尤其是当宋孝武帝三皇子刘子勋被拥立为帝后,刘彧手中掌握的领土和人口都不到对方的10%;除此之外,各路藩王、大臣对刘彧更是口诛笔伐,兵戈相向,同时期还要应付北魏的进犯,在这种情况下,刘彧居然还能稳坐皇位,连毛主席都不禁称赞:“可谓奇矣!” 然而,刘彧仗打得越猛,民间就有个可怕的传闻便流传得越凶。传闻是这样说的:刘彧手下有一支数千人的“阴兵”,他们被从“阴间”招来,各个身穿前朝东晋铠甲,面容漆黑,从不说话,冲锋时会发出阴森凄惨的鬼叫,十分骇人。这支“阴兵”刀枪不入,战无不胜,只在夜间出没。凡与之对阵的部队无不被打得七零八落,死伤者甚,时间一长,敌人都变得军心涣散,没有人愿意同刘宋军队交战,生怕碰到这支“阴兵”。不仅如此,有幸存者妄言,这支兵马的首领是苏峻。 苏峻何许人也?此人乃东晋名将,本是一介书生却富有才气,统帅能力出众,被晋元帝拔擢为鹰扬将军。曾参与平定王敦之乱;外戚庾亮干政后,苏峻被解除兵权,改任大司农,这个官职虽然不带兵但也十分重要,相当于如今的国家财政部长。公元328年,苏峻联手祖约起兵讨伐庾亮,同年兵败被杀。我们不难看出,从苏峻之死到刘彧登基那会儿,时间跨度足有一个世纪,埋在地下恐怕连棺材都朽坏了。死人不可能复活,然而“亡将苏峻带着阴兵”的说法越闹越凶,此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鬼气森森的一笔。 实际上,专家对此已有所解释:祖约之乱前,苏峻就曾暗中建立了一支部队,每一名士兵都经过严格训练,变得如同杀手一般。据说,这支部队成员全部是贫家弟子,加入前必先服用药物致聋致哑;作战时用炭涂黑脸,身穿柔韧度极高的白藤甲,口衔特制的哨子,冲锋时会发出震耳欲聋的怪声,如同阴魂惨叫,十分可怖。而刘彧正是发现了这一“秘密计划”,照搬照抄,在实力明显不济的情况下制造了“有阴兵相助”的噱头,借此逆转了局面。
南朝宋明帝刘彧坏事做得不少,有损阴德,最终注定与“鬼神”纠缠:史料记载,晚年的刘彧过得十分不安生,经常被噩梦折磨得辗转难眠。先是被谋杀的刘子业,然后是被他赐死的诸位兄弟,最后连苏峻也来凑热闹,刘彧被这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吓得魂不守舍,日益憔悴。直到有一天,刘彧在梦中被活活吓死。满打满算,他在皇位上也不过只坐了7年多一点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