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多年,历经3代人,这个记忆中的小吃,出了泉州就吃不到

 似海4kmxj9uz61 2019-04-18

三代人的传承

无数人的共同回忆

这家老店一开就是40多年

01

“总店藏在前黄村,店里只有阿姨一个人”

01

有人说,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一个人在年少时吃的美食,会他的味觉里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对于“黄学进”一家来说,浮粿大概就是这样的存在。

尽管现在的泉港浮粿店已经星罗棋布,但要说牌子最老,名气最大的应该就是他家。一门手艺,三代人传承,历经40几年。

初春的午后,藏在前黄村里的“前黄学进浮粿”总店并不热闹。店里只有阿姨一个人,在悠闲地炸着浮粿。

看到顾客进来,只是微微抬头,笑得有些腼腆,比着手势,示意一个浮粿2元。

她的动作并不快,却干净利落。看着一个个六角形的浮粿慢慢在她手中成型,不禁好奇,这样一套动作,她反复做了几次。

老店的人并不多,客人基本上都是即买即走,阿姨虽然并不说话,却与顾客之间有种奇怪的默契。

一个做手势,表达数量,一个点头,表示明白。过程自然而和谐,仿佛重复了无数次。

成型的浮粿在热油里翻滚,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阿姨用夹子还不断地翻动浮粿,越来越浓的香味预示着美味即将出锅。

02

“刚炸好的浮粿,香气逼人。”

02

刚炸好的浮粿金灿灿的,用筷子戳还能听到炸物特有的脆脆的声音,听着就很有食欲。

每个浮粿的大小都和手心差不多,六角的形状萌萌的十分可爱。

掰开酥脆的浮粿皮,肉欲横流,白白的海蛎伴着热气散发出鲜美的香气……顾不得烫嘴就想赶紧咬一口。

炸得酥脆的小角特别的香,一口咬下去就能吃到海蛎和里面糯糯的浮粿团。

03

“兄弟姐妹各一家分店,共同传承手艺。”

03

总店陪了阿姨40多年,从她丈夫在世时共同经营,到她丈夫去世后她默默守护。


直到现在,她们的子女在泉港各地都开了分店。其中一家就开在距离总店不远的前黄镇群山路。

他们在传承这门手艺,也是在保护泉港人的记忆。

皮薄而酥脆,肉弹而不黏,浮粿大概是所有远离家乡的泉港人,最怀念的味道。

只要闻到浮粿的香味,就会唤醒对家乡、对家人的无尽回忆。

也许有一天,浮粿也会像臭豆腐一样,遍布全国各地,让远在异乡的人不回家也能吃到家乡的味道。

但是……如果把这样的味道偷偷藏在家乡,如果美味“仅此一处”,那么离家的人,是不是又多了一个回家的理由……

听说“炸浮粿”是“泉港第一小吃”

番茄坐了1个多小时的车

特意去吃这道“人间美味”

在店里一个接一个吃得停不下来

最后还打包了10个带走

没抗住香味在车上又偷吃了2个

还有更多泉港游玩攻略

敬请期待

编辑 | 关关

摄影 | 虾米 社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