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的栽培技术 一、轮作与耕整地 1、合理轮作: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进行轮作,不重茬,不迎茬。 2、耕地整地: ①深松起垄。先松原垄沟,破原垄台合成新生垄,及时镇压。 ②秋翻秋起垄。耕深15—18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耕后及时镇压,垄距60厘米。 二、施肥 1、底肥:每公顷施腐熟无污染的农家肥料(有机质含量大于8%以上)30.0—37.5立方米以上,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2、种肥:每公顷施经认证的高效有机活性肥750千克;或每公顷施豆类配方肥150千克。种肥深施于种下方4—5厘米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 三、播种 红小豆适宜在5月15日—20日左右,当土壤5厘米深处地温稳定通过12℃开始播种。 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垄上开沟条播,每667平方米下种子1.5∼2kg,垄距多用60∼65cm,株距15∼20cm,机械精量点播。覆土深度为2.0—2.5厘米,及时镇压。也可坐水埯播。先刨埯浇足水。后点种,埯距12—15厘米,每埯3—4粒。播深不宜太深,一般镇压后3∼5cm,如春天墒情好,宜浅;墒情不好,宜深一些,但一律采取坐水种植。 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及当地肥水条件而定。一般每亩保苗1.0一1.5万株左右。 四、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及中耕苗出齐后及时间苗,第一复叶期定苗。要留壮苗、大苗、拔掉弱苗。 2、红小豆整个生育期应进行3~4次中耕,中耕先深后浅,以达到增温防寒、抗旱防涝、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防止倒伏的目的。播种后进行第一次中耕,只进行深松不培土,深度30厘米;苗出齐遮垄后进行第二次中耕,也只深松,深度超过25厘米;第三次中耕在6月5日前结束,松土深度15厘米,少培土;第四次中耕在开花前结束,松土深度10厘米。如果只进行1次深松的,应在苗出齐遮垄时进行。红小豆秆弱易倒伏,下部结荚很低,有的触到地表,因7月下旬高温多雨,田间通透性差,下部荚易霉烂,封垄前应培垄1~2次,以利防旱排涝防倒伏。 五、存储 将拣去杂物的赤豆摊开晒开,以3-5斤为单位装入塑料袋中,再放入一些剪碎的干辣椒,密封起来。将密封好的塑料袋放置在干燥、通风处。此方法可以起到防潮、防霉、防虫的作用,能使赤豆保持1年不坏。 还可将赤豆放在开水中浸泡十几分钟,然后捞出晒干,放入缸里收藏起来,可保存很长时间,也不会生虫。将两三瓣大蒜放入装赤豆的容器或口袋中,可使其2-3年不被虫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