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斤鱼利润空间超45元,这条受追捧的“热带冷美人”目前供不应求

 水产前沿 2020-10-16
全身通红,肉质雪白,凭借出色的外型和细腻的肉质,红东星斑受到追捧,市场年消费量预计达到1500万斤
  • 文/图 水产前沿 吴佳辉

相比于珍珠龙胆,红东星斑算是石斑鱼中的中高端小众品种。这两年,红东星斑凭借其出色的外型和细腻的肉质,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消费量也逐渐增加。有业内人士预计,当前的养殖量相比前两年飙升,养殖量在500万斤左右,而今年的市场消费量却供不应求,市场年消费量预计达到1500万斤。

原来,在2009年左右,东星斑养殖品种中,主要还是以黑东星斑为主。但由于黑东星斑的价格不稳定,2015年更是跌入低谷,有条件的养殖户纷纷转养红东星斑,不过东星斑的养殖量一直只在100多万斤。这两年,红东星斑不失众望,价格稳定在120元/斤以上,去年投苗量则明显增加。今年更是稳定在130元/斤到150元/斤,成本以平均75元/斤算,盈利空间至少在45元/斤。然而,由于红东星斑养殖条件苛刻,今年病害爆发较为迅猛,再加上环保高压,养殖量恐难有更大幅度提高。

红东星斑养殖条件苛刻,产量难提高

三亚鑫明珠绿色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玉峰

虽然红东星斑的盈利水平高,但并不是所有的池塘都能够有条件养殖。据三亚鑫明珠绿色水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明珠”)总经理蒋玉峰介绍,红东星斑需要流水养殖一天的换水量要达到6-8倍以上,有的养殖场甚至能够达到20几倍。而红东星斑对温度、盐度等也有要求。温度达到18摄氏度以上才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在27-28摄氏度,16摄氏度以下则开始死亡。也就是说,在海南文昌和东方以南的沿海地区会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区域。

三亚鸿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简称“鸿源水产”)总经理薛理坚告诉笔者,除了受红东星斑生活习性要求的影响,今年养殖场也面临环保压力,养殖面积的增幅有限。“以前大家不敢养殖红东星斑,原因在于消费市场未打开,成鱼出售成为问题。而从去年开始,市场消费量明显提高,投苗量也有所增加,即使如此,仍难以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国庆期间出鱼量略有增加,这段时间成鱼就很难供应得上市场需求。很多人想养红东星斑,但没有条件。现在环保政策下来,重新划分养殖区,非养殖区规划内的禁止进排水,红东星斑养殖将受到更大限制。”

养殖两大瓶颈:增红、病害

东星斑的养殖技术虽然已不成问题,但是体色却是影响售价的重要因素。现在所有的养殖场都能够将红东星斑养红,只是同池子中颜色有差异。鑫明珠养殖有7万多尾红东星斑,而鸿源水产养殖有10万多尾,虽然养殖量大,他们车间中养殖的红东星斑颜色却较为均匀、鲜艳。

薛理坚认为,红东星斑的体色主要受环境和饲料的影响,且环境的影响大于饲料。“现在养殖红东星斑的养殖场都能够养殖出体色红的东星斑,但色度却有差异。去年下半年,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增强红东星斑的色度,调整了光线和油漆,今年的养殖效果则比较明显。”

一进入鸿源水产车间,养殖场都覆盖着塑料薄膜,光线比较暗,单反打开闪光灯也很难取光拍摄。薛理坚告诉笔者,他的调整思路其实很简单。“我们1斤左右开始投喂红料,对于鱼色度的调节有较大的提高,一包40斤重的饲料,成本就达到800多元。在1斤左右开始投喂红料,色度确实能够得到提高,但生长速度却受到较大影响。从红料的研发和投入使用以来,基本上所有的养殖场都能够成功养红东星斑,只是成本投入的差异。我在想,野生的红东星斑生活在海底深处,是否一定能够吃到富含虾青素的饵料?如果不能,那么,环境就是最大的影响。在海底深处,光线很暗淡,只有波长长的光能够到达海底。而人晒太阳为什么会黑?那是因为皮肤产生黑色素对人的保护作用。鱼是否也是这样?所以去年年末,我将池塘做了改造,刷了蓝色的池漆,薄膜遮阳,今年的成鱼颜色整体比较鲜艳。

三亚鸿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车间内景

三亚鸿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车间内的红东星斑

与薛理坚不同,蒋玉峰则认为红东星斑色度的提高与饲料和环境有同等的影响。“环境对红东星斑颜色的影响很大,但这几年,饲料的配方也在逐步调整。我们企业也在经销一家日本饲料,会将养殖情况反馈给饲料企业,提出要求,再进行试验。经过这几年的调整,饲料也获得了较大的改进。后面我们又调整了环境,我们要生产出颜色稳定,且肉质接近野生的红东星斑,健康、安全、营养价值高的水产品传递给消费者。如果能够把文化元素:中国红,加入到这条鱼当中,相信能够推动这条鱼更好的往前走。

三亚鑫明珠绿色水产有限公司车间内景

三亚鑫明珠绿色水产有限公司车间内的红东星斑

不过,红东星斑的体色问题得到解决,对于薛理坚来说,今年的困惑则主要是病害问题。“今年的病害爆发的比较迅猛,加料难,一吃多点料就出问题。虽然表现为肠胃问题,但我猜测应该不是肠胃病。”然而,病害问题一旦爆发就很难得到解决,薛理坚猜测,今年市场上受病害困扰的养殖场不在少数。

一群人推动一条鱼的发展

作为中高端石斑鱼养殖品种,红东星斑的养殖量还是比较少。蒋玉峰认为,一条鱼要能够可持续的发展,除了打开市场的消费力,还要能够有一定规划的生产规模,才能说是一个规模化的产业。

“红东星斑都是工厂化养殖模式,对于养殖群体的资金实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养殖群体小,也更容易凝聚力量。现在,中国做的好的水产品都是“独行天下”的,比如说大黄鱼、金鲳鱼、鳗鱼、对虾、鲈鱼等等,如果能将石斑鱼品种中,先单独细化出一条发展趋势较好的鱼,单独成立一个小分会。一班人共同推动一条鱼的发展,互相帮助,解决一条鱼出现的问题,相信能先通过一条鱼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无疑,红东星斑会是较好的选择。并且,红东星斑为工厂化养殖模式,建立可追溯系统也更为方便,更有利于打造安全、健康的品牌理念。”蒋玉峰表示。

聚焦 | 回顾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