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生长的前期,很多地区病虫害发生较少,大家可能会疏于防范,但是从花序分离期就要提高警惕了。 葡萄花序分离期是葡萄花序展露后花序逐渐伸长的过程,幼嫩组织越来越多,嫩叶、新梢和幼序,此时期温度逐渐升高到20—30℃之间,不时的浇水或者下雨,湿度也在不断上升,病菌、虫源活动也开始活跃。所以此时是继萌芽前后的第二个重要的综合防控关键期。 第一个关键时期:花序分离期 葡萄花序分离期是霜霉病、白粉病、黑痘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炭疽病、斑衣蜡蝉的重要防治节点。 近年来霜霉病的发生越来越早,很多时候让人猝不及防。上年霜霉病发生较重,此时雨水较多时要注意霜霉病的预防。 在花序上的霜霉病是这样的: 葡萄霜霉病上花序 穗轴变成黄褐色,剥开穗轴后里面全部变成褐色并坏死,整个花序停止生长,湿度较大时能看到白色霉层布满整个花序。 花序分离期的叶片上霜霉病最常见的是这样: 也有这样比较隐蔽,难以辨认的长这样,你见过吗? 早期葡萄霜霉病症状(背面并没有白色霉层) 阳光照射下的淡黄色的病斑(正反面) 在气候干燥,上年白粉病发生较重的地区,花序分离期要重视白粉病的预防。白粉病在气候干燥区域经常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和嫩梢,如果预防不当,花期发生,将使花梗变黄、干枯。 白粉病为害嫩叶 白粉病为害嫩梢 花期白粉病侵染花梗 此时兼防葡萄黑痘病,黑痘病主要为害幼嫩的新梢、幼叶和花序。 药剂选择: 此时幼嫩组织正在快速生长,一定要选择高安全性的药剂,同时也是补硼关键期。 因而常规预防可选择45%唑醚·甲硫灵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加菊酯类药剂加液体硼,如需突出霜霉病,加上40%烯酰吗啉悬浮剂; 如需突出白粉病,加上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或者选用30%唑醚·乙嘧酚悬浮剂,即可防治白粉病、也可兼防其他病害。 第二个关键时期:开花前 当葡萄园中有少量中心花开时,就要进行花前预防。主要防治的病虫害基本相同,但是要着重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同时补硼。 灰霉病、穗轴褐枯病是花期为害最大的病害,花序发病后造成烂花序、烂花梗,座果率极低,损失惨重。 灰霉病为害叶片 灰霉病为害花序 穗轴褐枯病为害花序 开花前霜霉病的防治同样重要,参照花序分离期的防治方法,药剂严格做到轮换使用,同一成分的产品严禁连续使用。 葡萄炭疽病虽然是果实成熟期发病,但是此时开始侵染叶片、新梢、穗轴等后潜伏,必须兼治、预防。 炭疽病侵染叶片 药剂选择: 安全性第一位,可选择40%咯菌腈悬浮剂或40%嘧霉胺·咯菌腈悬浮剂等抗性较小的新型灰霉病产品加上45%唑醚·甲硫灵悬浮剂和40%烯酰吗啉悬浮剂或48%烯酰·氰霜唑悬浮剂加菊酯类水乳剂。 总之,花序分离期到开花前是葡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非常关键的节点,虽然此时病原基数不高,症状不显著,零星发病,但是疏于防控,将会对以后的防治造成很大压力,防治成本也会成倍提高,而且一旦发生早期霜霉病、灰霉病等侵染花序,损失非常惨重。 |
|
来自: 陈长文9ll5zomt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