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二年级时,还处于朦胧阶段,由于孩子年纪太小了,对上学和学习的概念很模糊,并且一二年级的课程安排的也很简单,对于正在建立自己认知观的孩子来说,也相对的易于接受。 但到了三年级,孩子进入了一个过渡阶段,这是从萌芽期走向完全自立的桥梁。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处于脆弱的状态,需要家长的正确指引。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没有好好的引导孩子,很可能会毁掉孩子的整个小学阶段。 面对孩子三年级的这道坎儿,家长们又该怎样应对呢? 协助孩子订立明确的目标孩子上了三年级后,家长们很容易发现孩子学习上的压力增大了,玩耍的时间明显减少了,长时间的学习导致了孩子的逆反情绪,孩子变得越发的浮躁,不踏实,对学习也产生的抵触情绪,成绩时好时坏。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好时机。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时常关心并询问孩子的学习状况,并协助孩子订立短期的学习目标,一个目标达成之后家长可以给予口头鼓励,也可以满足孩子一些合理的要求。这样一来孩子会转变自己对学习的态度,不再把学习当成负担,而是一种兴趣。 指导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孩子进入三年级后,课程的难度慢慢的增加,对于部分孩子来说可能有些困难,孩子面对难题会变得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 因此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养成自己探索的精神。当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将题分成多个步骤,引导孩子一步步的去思考,这么做不但降低了题的难度,更让孩子体会到了自己解题的乐趣,对孩子的学习大有益处。 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双休日时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图书馆或是书店,让孩子去感受浓郁的书香氛围,让他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而不是强迫孩子去看他不喜欢的书籍。 而且阅读也不是看完一本书就完事了,家长要有意识的去指导孩子做好读书笔记和好词好句的摘抄,这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一举两得。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年级是个坎,家长保驾护航让孩子迈过去,打好这个基础,那么孩子今后的学习将会游刃有余。 |
|